最好的教育不仅在学校
礼河实验学校 曹庆
说到教育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学校教育,其实不然,我作为一名老师同时身为一个2岁孩子的母亲,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毕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现在国家也一直提倡“家校共育”和“家校沟通”,对孩子的最好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校,更应在每一个家庭以及每一位成员,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现在很多的家长认为:我们把孩子送到了学校,而且我们家孩子早上八点到学校,下午四五点才回到家,除去睡觉的时间,80%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我们大人的文化程度低,孩子的课本太深我们教不了,或者是孩子不听我们的话只听你们老师的话,所以只好麻烦老师多费心了。因此家长就忙于挣钱,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却忽略了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更侧重于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相当于孩子的情商培养;学校教育则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偏向于知识的传授,即智商的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最好的教育不仅在学校,更应在家庭。
一:家庭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
孩子从出生开始,他的生活就受到周围影响,特别是朝夕相处的父母,影响最大。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们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不仅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孩子生理的健康发育。
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学习习惯也有深刻的影响
前段时间被朋友圈疯狂刷屏的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父母一边在旁边玩着手机,一边督促孩子快点写作业不要光顾着玩,注意力集中。亦或是孩子每天写作业拖拖拉拉,一年级的作业不到晚上10点都写不完,还怪老师作业布置的太多。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高,作业完成的快,孩子就有时间学习其他的资料,丰富知识。丰富的学习知识,让孩子的学习效率更高,这样又会促进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进步。所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更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三: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
跟电视里公益广告告诉我们的一样: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父母对孩子温柔,孩子也会温柔地对待父母;父母对孩子打骂,孩子更容易养成暴躁和不耐烦的性格;如果父母之间能够相敬如宾,相亲相爱,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对人彬彬有礼,善待他人。
四: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独断专行,孩子就会少言寡语;父母如果豁达开朗,孩子就会善于表达自己。父母多鼓励孩子交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但会促进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也会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每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怎样才能够帮助、促进孩子的家庭教育呢?
一: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我认为:家长凭经验式的教育,导致孩子不爱学习;家长说教、打骂式的错误教育,让孩子抵触;家长虚假表扬的背后,实际就是变相的要求。所以说,家长盲目教,还不如学会了再教。
二:言传身教的好榜样
孩子接受的第一教育是家庭教育,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
三:孩子身边的好陪伴
陪伴孩子,不仅是要了解孩子面前的身体以及生活学习状况,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关注,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重视和被关怀的。
四:地位平等的好关系。
五:善于倾听的好沟通
正如简·尼尔森博士所说的那样:“积极的倾听,能帮助你的孩子了解他自己的感受,以及表达这些感受的恰当方式。带着爱和理解,认可一个孩子的感受,会打开真正的情感联结和解决问题的大门,并建立一种持续一生的爱和信任的关系。”
家庭教育虽然重要,但同样少不了学校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又会加强和巩固家庭教育的成果,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或者是只有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育人这一复杂而又艰难的任务。只有家校合作,及时沟通,共同育人,才能共同促进,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乐园。
家庭成员要和学校老师一起努力,共同做好家校共育,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国家培养高情商、高智商的人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