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大讨论活动反思
礼河实验学校 姜舒艳
我在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不仅要真心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也要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努力塑造好一个个美好的灵魂,更要懂得欣赏每个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下去,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事实也证明:教师经常对学生加以欣赏鼓励,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而且教师的赏识的语言必将激励着学生,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最终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型人才。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和信任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一位优秀教师的眼中,没有优生和差生的区别。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用之材”。教学上提倡多鼓励,少指责,把全部的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热情的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的给予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认真倾听,对学生思路的每一步的正确都加以肯定,及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知识匮乏导致学习困难,他们一般既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教师不能歧视他们,应主动的接近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一方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一表扬和肯定,使他们感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刻苦性也响应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喜欢学习,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教师每一句话的表扬,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激励。对于差生来说,能有机会表现自己,并得到老师的赞赏,显得更宝贵,更重要。教师应为他们创造条件,适时鼓励。教师应定期或不定期找差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找中等生问问,激励他们努力向上。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创设情境,使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对差生,适当降低要求,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展开紧张的智力活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