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奉献是教师的天
发布时间:2012-04-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琪君

 

周末,回到大学的图书馆,绕过满是文学书架的小屋,开始寻找与教育相关的书籍。幡然醒悟,原来,我已展开一段新的人生。
指尖划过书本,停留在一个熟悉的名字上------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
开篇是一篇名为《人教师教育家------试论于漪的为人风范与教育贡献》。此时此刻,已然记不清洋洋洒洒数万言的长篇,依然记忆犹新的是于漪的做人风范。
于漪说自己过了三关:“难”“烦”“偏爱”,第一关便是“难”。于漪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
何为“师爱荡漾”?看了于漪教学标点符号的故事,我才开始有点明白。
于漪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作文从头至尾没有标点。当于漪个别问明原因,并且耐心得重新教一遍后,未见效果。而那位学生的反问令于漪陷入沉思。他问“你一下子讲那么多,我怎么记得住?”于漪没有任何不耐,而是从逗号句号开始,一次教两个,也只要求他在文章当中用到教的。
教会,是要教到学生心里去,而不是单纯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多的,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于漪告诉我们,教学,不仅是尽力,而是尽心。
至于师爱荡漾,我想,应当如细雨润物,力求透彻。应当如涓涓细流,力求持久。在教学的路上,谁不曾遇到类似上述的学生呢?谁又可避免遇到那一类学生呢?既然选择了当教师,那便义无反顾吧。
师爱荡漾,再转念一想,与桂贤娣老师的“强迫自己”大概也异曲同工吧。强迫自己耐心得、平和得、真诚得、全面得去顾虑后进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