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传递 教育真谛!
一直认为教育理论专著都是很乏味、很无趣的。直到看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是本半是自传,半是札记的书,感觉少了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生涩,多了那份亲切与共鸣。读这本书时,我仿佛感觉迎面吹来了暖暖的风。
看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后,我深深地被斯宾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征服,为他奇妙的开创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书中有两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老师快乐教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那种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这就是教育的真谛!让老师快乐教育,斯宾塞说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如果我们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说:这个班级太难管理了,这个班级的孩子太调皮了……正如斯宾塞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这头输进去的是苦涩的汁水,那么另一端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如果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认为这是件苦恼的事,那么他也就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把郁闷和烦躁心情表现出来,这样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也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在你因为个人原因遇到挫折时,面对天真善良的孩子,面对一双双明亮无邪的眼睛,忘掉生活中的不快,哪怕是暂时的忘掉。微微一笑,和他们一起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看完书我才真正领悟到: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传授知识的欲望。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
这本书既关注了儿童的智力因素,又关注了儿童的品德、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都是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的。中国历来都会崇尚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法,并长期认为学习是严肃得近乎苦“差事”的事。之前,我一直在想:学习可不可以“快乐”?看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后,我才真正领悟到:真正的有成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观念;
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因此,作为一名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什么。这样你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
(3)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现实感和成就感。
(4)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的缺点。所以自己要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用自身的影响力,去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读了此书以后我感觉,其实,每一个家庭、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读一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师益友,时刻帮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质上以最好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是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创造机会,带给孩子快乐的成就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