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语文课堂需要清晰的思路
发布时间:2012-12-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宇凯

课堂教学是两点间的一条线段,是一个由起点迈向终点的行进过程。

 

    教学内容的琐碎零乱,必然带来教学主线的模糊不清;而教学主线的模糊不清,又必然造成教学结构的交错紊乱:这是教学思路上的不“干净”。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语文课堂纵横捭阖,貌似内容丰富、容量很大,实则鸡零狗碎、东一榔头西一棒,课堂教学千头万绪,缺少了“串珠”的那“一线”,结果使本 来应该清晰显现的教学主线淹没于琐碎的内容之中。为什么就不能像孔乙己那样“显摆”地“排”出“九文大钱”呢?主线不明,势必造成思路不畅。就如教学鲁迅 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如果不加梳理,不能明确教学的主线,那么文本中“悲”“愤”的情感、“叙”“议”的内容,岂不相互交错缠绕?这样的教学不仅琐碎 庞杂,也会因头绪太多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回头”,教学内容不断重复的几率将会极高。

 

    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语文课堂的结构不够清晰,缺少“规划意识”“谋篇意识”“结构意识”和“流程意识”,对于课堂教学围绕主线应该带出哪些内容、需要有 哪几个环节、教学的先后次序怎样安排等等,缺乏一个设计和反复比较的过程。有的只是内容的呈现,残缺的筛选和串联,甚而至于有的干脆“脚踩西瓜皮”。

 

    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来看,文本是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但仅仅也只能是一个载体,而不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从课堂教学的思路来看,语文课堂更多的情况不 是按照“文本思路”来实施教学,而应该对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思路进行有机的整合,要进行必要的解析、归纳、整理,变“文本链”为“教学链”。这个过程,既 是一个打乱重组的过程,更是一个提炼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使教学的主线更清晰、教学的结构更顺畅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内容的琐 碎和零乱、教学环节的机械和重复,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干净”的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