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礼河实验学校
蒋丽萍
爱,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如同春风给班级带来和谐;爱,如同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爱使学生亲其师,爱使学生信其道。我充分认识到爱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在教学中,我努力把爱的阳光遍洒给班级每位同学,真正做到了爱生如爱子。我经常和学生进行语言沟通和思想交流,给强者以鼓励,给弱者以帮助,给不幸者以关怀。
一、爱的激励
在教学中,采用“爱的激励”的教育方法,使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产生我能行、我能做好、相信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恰当运用激励措施,可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想工作的目的。教师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鼓励和表扬的愿望。教师可以采用当众表扬、分层鼓励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金属酸溶液反应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让后进生回答反应现象,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分析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当众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引导他们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对他们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进行表扬。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二、爱的尊重
对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及时地表扬某些优异的表现,并创造其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至形成习惯;对于某些不良的表现及时给予否定,减少其出现的机会,直至杜绝为止。通过平时的督促、强化,引导后进生、特殊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自身内部的强化,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做后进生、特殊生的工作时,理解和尊重,关心和鼓励,信任和支持他们。班上一位学生不怎么喜欢化学课,他当时认为,化学是靠背诵的,是记忆性的学科,他上课连课本都没有,后来我每节课都把书借给他用,他很受感动,逐渐对化学有了兴趣,越学越好,后来越学越认为化学原来是所有学科中最容易学好的一门学科,成绩也提高了。每个学生都希望别人看重自己,尊重自己。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那么,学生焕发出来的那种学习积极性和潜力是无限的。
三、爱的教育
家庭离异的孩子是很不幸的,如果离婚的父母双方再不关心爱护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对爱的失落感,而且还阻碍他们对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或自暴自弃,或郁郁寡欢。离异家庭,因为经济条件下降,容易使孩子产生羡慕同伴生活条件的心态。若孩子的物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嫉妒的与憎恨,甚至出现偷窃或其它违法乱纪行为。我们应该关心班级中父母离异的孩子,多找学生沟通,告诉他们父母是爱你的。开展学生课外调查“我家的故事”,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给以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使他们不被冷落,鼓励孩子大胆地去交朋友,去参加集体活动。我会多督促家长探望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让他们同时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爱。我班上的一个离异家庭的学生,他经常违反纪律,作业不能按时、认真的完成,而且特别爱撒谎,十句话里不知有没有一句是真话。我找他谈心,用师爱抚慰创伤,每当他有进步的时候,比如回答问题很积极,作业有认真完成等我就表扬他,再把他带到办公室与他谈心,关心他学习和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并鼓励他多和同学们交往和玩耍,慢慢地他愿意和我说他的心理话了。老师努力去关心和爱护学生,让他感受到来自集体和老师的温暖和信任,他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逐渐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日益散发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走出生活中的阴影和人生的低谷,重新确立自尊自信,端正人生态度。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们做老师要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