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专题网站>>教师之窗>>读书笔记>>爱与责
爱与责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宇凯

“老师,谢谢你,再见!”看着张留明离去的背影,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孩子终于有了转变。最近,各科任老师也都在反映王明的表现和以前判若两人,从前的那个调皮好动、粗暴、自以为是、能偷懒一点是一点的,缺乏责任心且常和老师做对的捣蛋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乐观向上、活泼开朗,与同学关系融洽,对学习也积极要求进步的张留明。平时也懂得了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不懂的数学问题呢,结束时还不忘说声谢谢!  

回想对张留明的教育与帮助,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要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牢固树立后进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坚强信念,平等看待后进生、对他们满怀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后进生接触的过程中才会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喜爱、尊重和期待,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愿意对老师讲真心话,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也只有这样,后进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教师接受到后进生良好的反馈后,他的“热情期待”再次受到强化,无意或有意地又给这些学生以更大的关怀、更多的指导,产生良性循环。在这样良好的心理氛围里就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应。张留明同学的这一转变也是印证我的想法和做法是切实可行和方向正确的。

我们知道,表面上后进生可能对很多事都显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时教师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因此在与后进生交往时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因为这也是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的有效途径之一。身体言语语沟通是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发现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为身体语言所传递的的信息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是无法掩饰的。所以我在平时会经常摸摸他的头表示一下对他的关心;拍拍他的肩表示一下鼓励;用目光盯他一会表示责备等,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在教育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我还注重与张留明同学的家长经常联系互动。他妈妈在礼河菜市场开了个小卖部,爸爸常在外开车。父母的教育方式真的是简单加粗暴:爸爸只会一通打,打完了妈妈继续护着,结果打也白打。真正的教育效果一点没起到,还让孩子形成了厌恶学习的恶性循环。我了解了这样的情况后,就分两次与他的父母交谈了一下:教他爸爸要理清情况,克制情绪;教他妈妈要坚持原则,不要过份溺爱。两次谈话相同的是,我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其实很出色,但他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只要依我的方法去做,他们儿子的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家校两方面形成合力,孩子也走上了良性循环。

对后进生来说鼓励尤为重要了。教师的鼓励之所以对后进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在他们心中是神圣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后进生很少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更不用说是表扬和鼓励了。因此,对后进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对他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张留明也在我的一声声鼓励声中由三十几到四十几到五十几,现在他数学也能考个七十几了,稳定在六十以上。

宽、严并济。我不赞成一味的宽容,那是对学生的放纵。我觉得应该有张有弛:原则坚决不能松,小错可以给机会改。有一次,这小子不知道怎么就犯了浑:某周日他翻窗进入教室里,把一瓶墨水倒在一排同学的桌子上。第二天,我来一问就查到是他。对于他这种故意的行为,坚决不能姑息,我让他把教室里弄脏的桌子挨个擦干净,还得写400字的检讨,再给同学们挨个念一遍。那两天好像他真的很忙,写得忙,念得忙。对于他的无心之失,我还是比较谅解的,一般让他尽快改正错误了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