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霍懋征事迹有感(张丽慧)
发布时间:2012-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丽慧

 

爱——让心灵飞翔的翅膀
——霍懋征事迹有感
读了霍懋征老师的报告,我的内心很不平静。83岁的霍老师,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60个难忘的岁月。“教育,为育而教,不是为教而育。”从教60年的霍老师这样诠释教育。“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是她对学生的八字方针。她激励每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个学生才华,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期待每个学生成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没有师生之间爱的交流,就没有有效的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我始终坚信这一点,也正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17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感受到当老师的艰辛,但更多的是体验了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学生共处的欢乐。
爱学生,就是要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几年前,我担任七(5)班的班主任,班里有个叫小杨的女生,性格内向,学习勤奋,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她家境贫困,有五个兄弟姐妹,母亲身体不好,一家重任都落在父亲肩上。我决定帮助这位家穷志不穷的女孩。我向副校长讲述了这个女孩的故事,提出了为她减免午餐费的想法。由于她成绩优异,领导同意了。我拿出几十块钱,为她订了一份杂志。几十块钱,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可对她来说,又多了一份精神财富。由于她的数学成绩不怎么理想,我就请几位数学优异的学生帮她补习功课。在班里我都会经常表扬她,让她感受班集体的温暖。渐渐地,班里的同学都和她亲近了,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和她的语文老师知道她家里孩子多,还从家里整理了几大包衣服送给她。她从我们手中接过衣服,眼里充满了感激。
这以后,我感到总有一双特别的眼神在关注着我,我知道那是“爱”——学生对老师的爱,最亲近和最信赖的爱。“只要我能找到打开她心灵的钥匙,她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就一定会迸发出绚丽的火花。”后来,我经常找她聊天,关心她生活或学习上是否有困难。她有什么想法也会主动和我交流。慢慢地,她在课堂上发言更踊跃了,作业也做得更认真了,成绩开始直线上升。
爱学生,更要理解学生,理解是一种师爱。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人,当我们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但他们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关心。在我所教的班里,有一个男生,他喜欢数学,但对英语非常头疼,基础较差,平时默写也对不了几个,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打电话和他家长交流,平时也多次找他谈话,给他讲学英语的方法,一有空,就把他找到办公室,给他讲解作业中的错题。期中考试,他英语考了六十多分,我特地奖励他一本笔记本。英语成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但他的内心深处,至少感觉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
爱的力量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教书必须充满真挚的爱,育人必须奉献火热的心。让爱与心灵交融,我们对学生要“关心——知心——交心——贴心”。在做班主任的那几年中,我和学生的接触更多,每次出墙报板报,我都会主动帮他们出谋划策;每次校运会,我都会为他们欢呼助威;甚至在广播操比赛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带头领操,让我们班获得了年级第一。在业余时间,我也会忙里偷闲去学生家进行家访。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人间最纯的是师情,最美的是师爱,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琐碎,但是只要拿出真心来对待学生,你都会向他们传递出心的温暖,而最终我们会手捧着孩子们回馈的温暖而幸福着!付出真情真爱,那份快乐,不仅仅是属于学生的,更属于我们自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