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个人的素质、意向和才能。
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都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
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差的教师只是传授真理,而好教师则是揭示真理。善于引导学生沿着认识途径支揭示真理,这不仅仅是教学技巧,而且也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观点的培养,坚定信念的形成,是为进行创造性劳动和以探索态度对待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应有态度的锻炼。我们认为,我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且也在于培养起他们终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所以我们努力使他们形成一种信念,认识到知识、学问和精神素养都是保持有意义的、有价值而又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认识到没有知识,生活就不可能有兴味,因为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劳动给生命之灯添油,而思想把灯点燃”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引用了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的这番话。我们竭力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掌握知识的顽强不懈的去满足他们各自显示自己力量和及确立自己尊严的意愿。
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中找到作这试手的实际机会,力争使那年轻心灵里燃起的火花不致熄灭。教师若找不到这种实际机会,学生头脑里产生的思想就会变为无的之矢。这种无的之矢放得越多,学生对教师用来影响他意识和行为的那些手段的敏感性就越差。我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促使学生在理解道德概念的同时去实践道德行为。这些机会包含在学生集体的生活方式之中,包含在孩子们的作为及其目的之中,包含在孩子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成人之间所建立的相互关系之中。行为的首先意义同时也取决于教师如何参与学生的生活。
教师应当不仅仅是教导者,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和他们共同去克服困难,和他们喜忧与共。我们竭力把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得使学生不把道德行为看做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一种有意安排的行动。
年轻的心灵厌恶有意的造作。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这样的教师连他学生内心最隐秘的角落也都很了解,因而他中中的话语便成为能在年轻的、正在形成中的个性上起作用的有力武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