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让学生都爱听你讲》(纪亚利)
发布时间:2012-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纪亚利

 

读《让学生都爱听你讲》
礼河实验学校 纪亚利
《让学生都爱听你讲》的作者是美国教师玛丽莲.L.佩奇。书中所提出的简洁而又实用的6步法课堂管理策略为实习教师、新任教师、有经验的教师等提出了可以一用的经典而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下这6步法:
第1步: 关键的开始:了解和使用学生的名字。
在这方面,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使用。开学前就浏览班级花名册,以熟悉班上学生的姓名。在开学第一天,为他们准备好姓名标签,让他们在当天的大多数时间里都要将其佩戴在身上,并进行自我检查。到第一天结束时,要能够不用标签就能正确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第2步:避免匿名的和悬空的问题。
很多教师在提问时有一种惯常的做法,即在提问之后而不是之前叫出学生的名字。其理由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叫了某个学生的名字,其他学生就会处于观望状态,或是走神。不要在意这一点,如果你先提出问题,再叫出某个学生的名字,或许你已经出手晚了。那些争强好胜、反应敏捷的学生会在你叫出这个学生的名字之前已经喊出自己的答案。所以,要先叫出某个学生的名字,但在此之前,你要事先告诉所有的学生,你将会叫起一个以上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就会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当你叫起第二个学生时,你可以用下面的说法:“A同学,对于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呢?”或者“B同学,对于这个答案你还有什么补充吗?”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可以听到两个或许不同的答案,从而引发讨论和学习更深层次的学习。这些策略不仅能阻止课堂混乱,还能让每个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它们让你对课堂处于掌控状态;它们允许那些需要更长时间思考的学生来得及加工处理问题,并做出回答,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会感到自己反应慢、能力不足或是不及他人;它们还能迫使反应快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是赢家,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并成为课堂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第3步:明智地选择和使用课堂用语。
在使用课堂用语时,多使用“请”、“谢谢”、“合作”、“感激”、“恰当的”、“各位”、“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等这样的词语。彻底避免使用诸如“噢”、“好的”、“对吧”等这样的口头禅。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静静地站在教室前面和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眼神交流,,指导每个人都保持安静。为了使参加小组活动的学生把注意力转回到课堂统一教学上来,每次走到一个小组的学生跟前要求他们安静下来。这样,只要你走过一组或者两组之后,其他各组一旦听到别的小组都安静下来,他们也会停止讲话,并把注意力转向你。
第4步:避免给出让学生迷惑不解的指导语。
具体操作如下:一,给出口头的指导语。二,展示出指导语的内容:用投影或者启示或者板书的方法展示。三,最关键的步骤。口头解释完指导语之后,要求两名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说明指导语的内容。重要的是学生不用逐字逐句地复述你的话,因为这样做不过是在简单重复而已,并不能说明他们完全理解指导语的内容。如果学生仍有问题,要求他们在执行任务之前举手提问,提问结束后,安排学生开始进行活动,但要再次提醒他们,你将不在回答任何问题,如若有问题必须自行解决。
第5步:用提醒和暗示促进学生的文明行为。
每次开始活动和活动更替之前都要有所期望学生实现的文明行为做出迅速而快捷的提醒。认真选择词语,如果想要课堂上没有声音,必须选择使用“不出声”一词。在课堂上,经常性地给学生做出提醒和暗示,一方面会使你觉得这种做法近似枯燥、可笑甚或没有必要,但另一方面你却会发现它能为你节省很多的时间,让你不再头疼不已,而且会减少课堂的干扰和伤害性行为。迅速地做出口头提醒或给点暗示并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你会很快就会习惯成自然;实际上,往往只要花几秒钟的时间即可。这种做法的主要好处在于学生不仅能够学会礼貌地用语,还能学会文明地行事。从长远来看,它还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强烈的兴趣投入到对知识的学习。
第6步:增进课堂的互动:你能感觉到课堂的“心跳”吗?
第1至第5步给出了营造安全的、积极的课堂氛围所必需的五个核心步骤,从而使课堂上干扰性的、分散注意力的和其他的不端行为减少到最少。然而,如果想要课堂充满活力,仅仅有安全和积极的氛围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够高度投入、积极互动并且具备极高的学习热情。怎样让课堂充满活力?怎样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并且成为自己班级“心跳”的一部分?增进课堂互动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每50到60分钟内通过姓名和眼神与每个学生做两次互动,以此形成与学生个体之间的更好互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之间的初始互动:让第二个学生就第一个学生所作出的回答进行详细说明或者提问(或者回答第一个学生的提问)。让第二个学生直接与第一个学生交流而不是与你交流。把互动过程融入到班级性的活动中去,以此延伸互动的范围。增进互动的时候,要注意害羞的和表现漠然的学生,给其格外的关注。记住行为暗示、。感受和拥抱你班级的“心跳”。
这本书的文字浅显易懂,读来如叙家常,似乎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背景,但细心体味,这6步法中的每一步,都根植于教育最基本的教书育人的理念,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本主义哲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