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真爱(刘建英)
发布时间:2012-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建英
教育需要真爱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刘建英
四十年代,在那个“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年代,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小学教师工作,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然而霍懋征却做出了这样选择。60年来,她的生活中经历过失去亲人、骨肉分离的痛苦,经历过被误解而受到的非人虐待,经历过严重疾病的折磨。但这都没有摧垮她的意志,没有改变她从事小学教育的选择,没有改变她对孩子的爱。她的经历和言行,向世人宣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真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世界教育委员会,鲜明地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学习、爱他人的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真正做到“以爱育爱”。而霍懋征老人在那个年代早就这么做了,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还记得我实习第一年,教的是二年级的小朋友,语数包干并兼任班主任。那天身体不舒服,中午学生自习,我趴在桌上迷迷糊糊睡着了。下课铃响了,我实在感觉抬不动头,忽然听到有学生轻轻地叫了我一声“刘老师”,马上又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响起“别吵,刘老师不舒服,我们自己下课吧!”随后,我感觉同学们轻轻地走出了教室,顿时,我的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感动。小小的孩子,他们的心里满装着爱,作为老师的我们,怎能忍心不好好地去爱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还记得前几年做班主任,班级里的学生李宁家境差,身体差,毕业时,大家提议把剩余的班费赠与她买文具,她激动地朝同学们鞠躬说“谢谢”,一时,我都没能控制住感动的泪水。爱,已种植于孩子们的心间!
霍懋征老人从事小学教师工作60年,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看到这里,反思自己,不禁脸红了。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过所有的孩子呢?长得乖巧而讨人喜欢的孩子明显会得到我更多的关心;认识的孩子也会受到我更多的照顾。细细想来,真是羞愧,常说着“一视同仁”的话却常言不由衷,总是以“老师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理由说服着自己然后心安理得地继续着我“自私的爱”,忽略了那些或木讷或顽劣或自闭的孩子眼中爱的渴望。如果教育没有了公平公正的爱,又何谈教书育人呢?霍懋征老人始终认为她的学生 “人人都是材,人人都成才。”她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这是我阅读霍懋征老人事迹得到的最大的启示。
“爱”就一个字,点出了教师最高尚的品质,也道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境界。“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是要让学生爱让教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让孩子爱教师、信教师、学教师。只有师生情感互通,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才能情通则理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领学生一生健康成长。
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 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我们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爱每一个孩子,不论贫穷富贵健康残疾聪明愚笨,关心——知心——交心——贴心,如此,教育才得以显示最灿烂的魅力。
教育需要真爱,我将以此自勉!
2012.12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