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有感 (周蓉)
发布时间:2012-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蓉

  《教育在十字路口》是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根据在美国耶鲁大学主持“特里讲座”期间的演讲整理而成的。没有前言、没有序、没有后记,可是,饱含思想。这本随笔式的散文集不但表达了作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困惑、担忧,体现出了他对一线教师的理解,而且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位学生父亲的无奈。  

  在这本书中,有些话总是值得我们深深回味的,比如:“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始终指向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为根本的目的。”“生命化教育始终相信人,始终相信生命的意义,始终相信教育能不断战胜愚昧、粗暴、狭隘、卑俗,走向光明、慈祥、辽阔、和谐,教育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终赢得解放。”“所有教育的发现都是人性的发现,所有教育的道理其实都很平实、浅近。教育的难处在于无所用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教育的难处还在于我们总要时不时偏离了人性的‘常态'”。“教育的对象是人、是生命。”读着这些文字,忽然感悟到这最浅显的道理,心灵却陡然升华了。  

  在我们的贯性思维中,若是处在十字路口,那么我们便将面临着抉择,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并且慎重的考虑。在书中,雅克.马里坦提到惩罚教育,这也是一个十字路口,需要我们慎重的对待它。作者认为:惩罚教育很难很难扼杀充满活力的人之内在自发性原则。因此,在我们运用的时候,要格外的慎重。  

  因为有惩罚性,所以学生在受到惩罚之后会认为我已经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了代价,他们会错误的认为过错已经得到了弥补,这样就丧失了惩罚教育本来的意义。另一方面,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麻木,批评的多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不会有作用了,这样十次的惩罚批评可能没有一次的表扬来的有效。  

  我们要学会要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善待每一个学生,要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要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之门,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这位老师,既而喜欢上你的课,喜欢这所学校,成绩也就一定会有所提高,也就必然会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从而步入一种良性发展的循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