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一遍不用抄
发布时间:2013-04-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回家一遍都不抄
这是一个生字教学片段:一上课,勒老师先板书课题。忌是个生字,勒老师放慢速度。写了一二笔,然后停下问学生:“第三笔从哪里起笔?”生答,第二横。老师说:“上面是自己的己。下面部分是什么?学生答“心”。写完后指着说:“田忌的“忌”就是“妒忌”的“忌”。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所以,所以是心字底,接着勒老师说:“这个字现在就能记住,回家一遍都不抄,明天听写保证不错的请举手。”这话你想孩子们爱听也喜欢听,这句话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的确,好的教学不是机械地反复训练,而是激起学习者自觉性,使其掌握科学方法,主动学习。勒老师激起了学生识记生字的积极性,并把短时间记忆变成长时间记忆。明天听写,会有写错的吗?可能有,或者说肯定有。如果是写十遍,那是病急乱投医,笨办法,写错的学生要抄,这才是对症下药。试想学生听完这句话,能不进行有效记忆吗?
看过这篇文章之后深有感触,在识字教学环节,只要老师多花点心思,很多生字都可以让学生当堂记住,根本无须课外多花时间,可是现在的课堂往往忽视生字教学,大量时间用在分析课文上,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去感悟,其实学生的感悟并不是马上就有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体会。语文,最紧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打好语言文字运用的功底!
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生字一定抄,不抄记不住,甚至十遍二十遍的抄,这种机械的作业,每天重复,却不见效果。说实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布置类似的作业,但是我从没让学生十遍二十遍的抄,我会隔几天变换作业的形式,可是一直以来家长、教师都认为:要想学习好,课外大量花时间完成作业才行。今天勒老师给我上了一堂好的示范课,那就是只要在课堂上掌握好了,学扎实了,不一定要去课外多花时间。
每节课,我们要多为学生着想,精心设计,少些花哨,多点实在,合理用好、用实课堂上的40分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