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读后感(刘建英)
发布时间:2013-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建英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读后感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刘建英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由袁梦主编的《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一书,觉得专家型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结合自己10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对优秀教师的成长进行了思考。
一、优秀教师应该是追求完美的教师。
我们不一定是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一直追求完美,一生追求完美。因为,我们是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且多数是未成年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品德、言行、举止、学识、做人、做事、做学问上力争尽善尽美,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和引导。例如在衣着、语言、声音、举止、内涵、气质等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所以,教师这个职业要求我们追求完美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息。有句话我们非常熟悉,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名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师肯定不会是好教师。作为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计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并把自己的努力方向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断加强自我使命感、价值感,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追求完美。这样,才能对教学工作拥有持久的热情和激情,创造出自己的卓越人生。
我们不一定是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一直追求完美,一生追求完美。因为,我们是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且多数是未成年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品德、言行、举止、学识、做人、做事、做学问上力争尽善尽美,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和引导。例如在衣着、语言、声音、举止、内涵、气质等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所以,教师这个职业要求我们追求完美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息。有句话我们非常熟悉,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名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师肯定不会是好教师。作为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计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并把自己的努力方向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断加强自我使命感、价值感,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追求完美。这样,才能对教学工作拥有持久的热情和激情,创造出自己的卓越人生。
二、优秀教师应该是有教育理想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曾说过“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
三、优秀教师应该是有智慧的教师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了五年书的人,和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教育智慧的人。有智慧,就是对自己、对事物有设计、有规划、有策略、有方法。
通过听课,我感觉很多教师不仅缺乏广博的知识与激情,还缺乏教学的方法、组织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缺乏教育智慧。对某个知识点,如何引导、如何铺垫、如何过渡、如何衔接、如何落实、如何巩固、如何引申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如何把书本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能力,这是有方法和策略的。有的教师平铺直叙,有的教师把知识嚼碎了、揉烂了喂给学生,学生体会不到主动探究的快乐;有的教师故弄玄虚,先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使得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有的教师急于把结果呈现出来,学生体会不到水到渠成、如沐春风的感觉;有的教师不会铺路搭桥,衔接过渡,给学生摆出一个个无关联的山药蛋,学生体会不到浑然天成、事物相互关联的美感;有的教师不深入挖掘教材,只对现象做解释,学生体会不到抽丝剥茧、透过现象搜寻本质的乐趣等,不一而足。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用心探索、学习、体会、感悟,提炼好的探索方法、好的策略,终归是不会有收获和成就的。有智慧还包括:走上教育岗位后,必须为自己设计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国外有人专门研究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越大。所以,只要心中有目标,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总会获得成功。
有智慧还表现在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能够给自己创设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和矛盾,正确看待名和利,正确看待得与失,并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对待人和事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的成功。人常说“牢骚太多防断肠”是有道理的。真正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能做到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各方面因素的教师,且有奉献精神,能确立“双赢”的观念。
四、优秀教师应该是会享受工作快乐的教师。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学,但他都从来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过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能探索到教育的真谛。
我以为,一位教师,如果有教育理想和追求,把工作作为事业,在工作中不断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那他的工作一定能够做好。而且,这位教师就一定会有非常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他们工作着并快乐者,追求着并幸福着,奉献着并享受着,这不仅是一种工作状态,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积极的生命成长状态,同时他也会带给自己,带给别人,带给学生,带给学校以积极的影响。学校因为他们的工作而更加美丽,学生因为他们的追求而更加幸福。
作为校长,要为教师们搭建好平台,使他们工作着并快乐着;作为教师,要善于寻找日常平凡工作中的亮点和美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对待学习和工作。这样,工作和学习,人和事就都会带给我们快乐。愁也得做,快乐也是做,我们何不做个快乐的追寻者呢?那我们的工作状态就一定是快乐的和美丽的。
五、优秀教师一定是新型教师文化的践行者。
什么是新型的教师文化?新型的教师文化应该是民主的。学校应该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爱,并能开发学生潜能的地方。教师不能滥用自己权力,用恶意的方式对待学生。因为,任何操纵、唆使、嘲弄、轻视、刁难或者胁迫学生的行为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有人说,心罚比体罚对学生的伤害更大。霸权式的交往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寻求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关爱学生,具有较高可信度和行为一致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并能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这句话也是对教学民主的一种认同,高度民主的教师文化正是新课改需要的教师文化。
新型的教师文化还应该是积极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成为终身学习者。所以,教师需要认真通读所教学科的教材,努力研究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力求做到学科纵向知识体系了然于胸,深刻理解学科的基本精神,拥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教师才有能力积极参与课改,并以自己的学习热情感染教师团队,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构成积极的教师文化。
新型的教师文化应该是合作的。合作、交流和对话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主流。在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对话和讨论会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同事的先进教育思想和良好的建议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教师的合作,首先是教师合作意识,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相互交往中,教师超越自我的利益局限以及纯粹的个人反思。合作备课,协同施教,小组进行教育研究,从依靠科研专家转向教师之间的相互研讨,建立学习型的教师群体,构成共同愿景,一起分享成功和发展成长,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教师资源的潜力,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
这种合作观也会迁移到师生交往中,对师生合作产生促进作用。具有合作意识的教师,往往会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善于利用师生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在互动与共同的合作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另外,这种合作还表现在对学校管理方式的适应与认同之中。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诸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具有合作意识的教师所组成的群体,不仅能认同学校现有的管理理念,还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创新工作,推进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
我以为,一是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二是研究,做研究型的教师;三是反思,做反思型的教师;四是合作,做合作型的教师;五是智慧,做智慧型的教师;六是调整心态,做能够享受工作快乐的教师;七是坚持,做能够持之以恒的教师。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