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这样做,老师更幸福——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有感
发布时间:2013-1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庄云霞

 

这样做,老师更幸福
                                    ——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有感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庄云霞
时光荏苒,在教育的道路上走过了十六个春秋。试问自己:是否依旧热爱自己的教学岗位?是否仍有工作第一年时的新鲜感与激情?是否仍旧一心想着教学,而不去思量任何利益关系?一个教师能够执着于自己的教育工作,这是一件何等庆幸、幸福的事情!一个教师能够排除一切现实中不利的因素,而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自己的生命来对待,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教师情怀啊!创造奇迹的俞玉萍老师就拥有这样的情怀。行走于《中国教室的奇迹》一书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就像细品一杯茶,越品越有味道。书中的一封封书信感人肺腑,我从中感受到了俞老师的文采、睿智、执着、宽容、责任……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引人深思,让我在书中重新认识了新时代的教师,重新定位了自己的教师角色。
一、坚守信念,做个有心人
热情和喜欢可以让一个人踏进某个职业,但如果仅凭热情和喜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当的智慧和毅力,需要一种不动摇、不懈怠的信念和坚守。此外,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工作中十分注意讲究方法,用心去做,不断争取获得成功,换而言之,“用心”又是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书中的俞玉萍老师,自1997年担任班主任至今的十几年里,为了迎接开学第一天,她前一天晚上往往很少睡觉,因为她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胸卡。胸卡正面上端印着红色字体“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卡片的正中是三颗淡蓝色的星星,是让孩子们自己写名字的地方,下端是几朵盛开的洁白的百合。卡的背面则根据学生的名字写上个性化的寄语。到了开学的这一天,她早晨6点,准时到教室,学生陆续来到,她让第一个到的学生引导第二个学生到座位上坐好,第二个引导第三个,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学生到来坐好。接下来请学生阅读卡片,猜星星的用处。请学生说说自己名字的由来及含义。之后,俞玉萍老师会为学生朗诵一个故事,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就这样,俞玉萍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将一朵美丽而坚韧的百合花深深地种植在学生的心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俞玉萍老师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这种坚守的难能可贵之处,正是俞玉萍老师的魅力所在。
二、坚守宁静,做个快乐人
魏书生先生说:“人一辈子最要紧的人生命题,是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家园。”坚守这方净土需要一颗宁静的心。一个内心躁动、充满欲望的人成不了一名合格的老师。没有一颗淡然如菊的宁静的心,你就有了诸多的不满和牢骚。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比别人努力工作却换不来车子、房子?论能力,论知识我都比别人优秀为什么却比不上别人的风光满面?其实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平淡,选择了不求回报的付出。老师的一生要像兰花一样于幽静处傲然绽放,在喧哗中沉淀,戒除浮躁,还自身真实,没有功利,没有虚伪,于宁静中享受花开的喜悦,聆听雪落的声音,感悟人生的种种美好。
有了一颗宁静的心,便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潜心做学问。要想给学生更多,教师所需要的就是更多更多。因此,教师更需要不断吸收,不断改变。坚守宁静不等于不需要进步,多学习,多听课,多反思,是因为教师只有静下心来了,才能不浮躁,才能学习,进步。
但是静心的同时还得做个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老师将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老师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一个经常不快乐的人就不会有工作的激情,作为一名教师,平时的生活忙忙碌碌,每天早出晚归,家和学校两点一线,本来就很枯燥,再赶上个调皮孩子,更觉得心烦意乱。如果此时,我们不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很容易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不经意间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孩子会感到莫名的委屈。
而书中的俞玉萍老师给自己起名为“快乐鱼”,就想通过自己阳光的心态感染学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她说:“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心境和行为。”我们选择怎样的工作态度,这决定我们是否拥有快乐的心境。可说着容易做着难,愿这句话与大家共勉。愿每个人每天开心快乐。
我想,在今天,如何做教师?在细品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教师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定位。我想,在教育生涯中,在爱我们的孩子时,只要坚守着信念、责任与宁静,只要快乐、用心,不管能走多远,我相信,这样的“旅途”一定是幸福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