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3-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丽慧
读《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
礼河实验学校 张丽慧
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好茶,越品越有味。本学期,我认真读了《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一书,感触颇深,点点滴滴收获在心头。当今社会,我们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们是否能跟上其速度和要求呢?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师呢?
首先,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上塑造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所以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形象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
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极易照样接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人格修养和素质的提高,要不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改造,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品味。教师要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光明磊落,诚实正直,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尊重,起到榜样作用。走进学生,亲近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中张扬个性。身教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学生,使学生形成凝聚力。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完美时要做到心中有两把尺。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是量自己的短处。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必须准备好这两把尺,时刻把自己与其他教师进行测量,找差距,想办法,改进自己的方方面面。
其次,教师要有文明的言谈举止。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的文明言谈举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行为:(一)仪表。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要求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二)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三)语言。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第三,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今天的教师要做到“三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自尊。人都是有自尊的。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诚相待,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亲近可敬。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接近你。
(2)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又不同的兴趣爱好,无论哪一种爱好,只要是对身心有益的,都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不加分析地粗暴干涉,就容易恶化师生关系,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尊重个人爱好,好的加以鼓励,坏的加以改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和你相处。
(3)尊重学生对自己的情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路上,很多学生见到老师都会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卡或发短信祝福。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果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做耳旁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由此而来师生感情疏远,对教学产生影响。
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所谓偏爱,只是给后进生关注多一点而已。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爱的作用是相互的,给他们爱的同时,他们也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爱。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信任尊重我们的学生。
今天,当教师就要当窦桂梅这样激情的教师;今天,当教师就要当俞玉萍这样有诗意的教师;今天,当教师就要当李圣珍这样的“差生救星”;今天,当教师就要当桂贤娣这样的“博爱教师”。
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是他的影响力,就是他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和形象。教师的言行在不经意间成就学生的一生,这是教育的神奇,也是教育的魅力。老师们,让我们轻松上阵,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吧!从今天起,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