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教育人生(高小燕)
发布时间:2014-05-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小燕
阅读改变教育人生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礼河实验学校 高小燕
还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印象深刻的话:一本书,仿佛一个世界,打开它们,仿佛就洞开了许多世界的大门,他们让你欢欣、让你鼓舞,让你思考让你悲……让你明明身在一个地方, 却遍及了无数个世界;让你明明只有一次生命,却体验了无数种人生;让你明明只有一个人,却在和无数智者比肩——他们仿佛父母一样慈悲,无论你到了哪里,无论你骄傲与失落,他们从来不曾停止过供给,让你总气力不尽,不尽地,生长……这本《读书成就名师》就仿佛我们跟随书中的12位名师,跟他们一起来分享读书方面的快乐与收获,跟着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三个方面:
多读:读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厚重,是每个老师身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似乎语文老师读书是理所当然,但是,当看到吴正宪老师如何潜心阅读哲学和心理学书籍,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喜欢上他的数学时,你就会知道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需汲取的营养,而且观看所教专业一类的书籍是远远不够的,阅读面要广泛:从教育经典到哲学、心理学、人文类、儿童文学到时事评论等等,几乎每个领域都要有涉猎。
多想:读完这个本书,我想第二个关键词应该是“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要把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才会有收获。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的“只有全身心地沉入其中,切己体察、熟读静思,才会有收获、有积淀,才能转为生命的底蕴。”而于永正老师也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来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我觉得思考是一种阅读的习惯,每一次阅读就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多写:这也是12位名师的共同之处写读书心得、做读书笔记、写学习笔记等等。把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把心灵的每一点感悟,思想的每一次碰撞与升华都留下有形的痕迹。如果说阅读是一种情感陶冶、精神享受,那么随笔心得就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思想的沉淀。
阅读是生活的永恒姿态。不管世间流转、岁月斑驳、沧海桑田,我们总能从文明的沉寂中收到不可抗拒的阅读引力——犹如我们不能脱离地球的引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阅读让我深刻领悟到了教育的终极使命。如今对我来说,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阅读在不断地开阔着我的眼界,不断地丰富着我的心灵,阅读提升教育品质,阅读改写教育人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