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书过程成就明天 (陈辉)
发布时间:2014-05-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辉

 

读书过程成就明天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作家赵树理先生所说,名师都是善于开矿的“沙里淘金”者。他们享受阅读,阅读也成就了他们。品读着,感叹着,感叹着他们在读书之路上的执着前行,感叹着他们确有成为名师的不一般之处。但作为名师,他们又有共同点,特别在读书、教学、写作、专业成长方面卓有特色,各显风采。
一、潜心读书
 “宁肯让生命燃烧,也不能让它冒烟。”“读书能真正改变一个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这是于永正老师的名言。张云鹰老师认为,读书是人生最合算的投资,是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读者感受作者的幸福与悲伤。
有不少老师说:“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教师的工作的确十分繁忙,华应龙老师反正认为:“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有我们工作很忙。”正如,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让我们走出借口的束缚,让自己与书为恋,做个有时间读书的读书人。
在吴正宪老师看来,真正让自己的数学教学独树一帜的,得益于她对哲学与心理学书籍的阅读。多读哲学心理类书籍对我们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学会选择性阅读,这是钟志农老师读书收获的法宝。
李镇西老师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当前教师阅读中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持之以恒,过于急功近利。读书,最重要的是行动。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
二、专注教学
思想的缺席,是最可怕的缺席。首先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专业化成长的教室,显然,这一切,离不开读书。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想想自己,我是一个基本功优秀具备素养底蕴的教师吗?这也是我今后明确努力的方向。在专业发展上不能偷懒,要舍得花别人不肯花的时间,肯下别人不肯下的功夫,认真研读别人未曾读过的书。不能怠慢每一天,才能真有收获。
三、培养学生
有人这样评价吴正宪:吴老师的课不仅仅是用理智在上,同时投入了感情,倾注了她的喜好、兴趣、感情和幽默,学生受到了感染,产生了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是教学活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催化剂。她对学生情绪的了解与调动,使干巴巴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用心地读懂儿童,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教学——多年的阅读与实践使她找到了创造儿童喜爱的教育途径,形成了她独特的教学观,也使她的课堂荡漾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吴老师觉得,因为读书,让她与孩子的心更近。读书与育人是紧紧相连的,读好书,育好人,不正式我们教育者神圣的使命吗?
四、专业成长
书籍是培养智慧的工具。如王崧舟老师所说,教师修行的方式和路径,也是我们说的最多的那个名号,即悟空与行者。要成就自己,一是悟,二是行。我们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规划意识,像名师那样,在读书中边悟边行,完善知识结构,铸造专业成长,成就自我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