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大家一起读起来--李萍
发布时间:2014-05-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萍

大家一起读起来  

---读《读书成就名师》  

礼河实验学校   李萍  

    这两年也开始有了读书的习惯,也不是每每都是一些名作,哪怕是读些短篇小说、散文、杂志,虽然读得不多,读得不深,但最起码已经先读起来了,这点很重要。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这学期阅读了《读书成就名师》,书中向我们展现了于永正、吴正宪、程红兵李镇西、窦桂梅等十二位名师成长的历程,虽然他们成长的经历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成就名师的都和他们大量的、范围广泛的阅读。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教育神话,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标杆。可以这么说,读书不是成就名师的唯一条件,但绝对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于永正说:“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伴着阅读、思考与实践一路摸索,并没有其他的秘密。”,闫学说:“阅读让教室呈现不一样的课堂。”我欣喜地读着、品着这些名师的成长故事和读书感悟,畅享着这份难得的思想盛宴。  

如果只是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读书思考,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地道的教书匠,永远也不会实现真正的超越和自我发展。这12位杰出教师虽然成长经历、个性禀赋都不同,但在各自的学科他们都卓有成就,正如金子美玲所言“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教育上的大道是相通的,他们皆因阅读而成就了自己,他们都对书籍那般痴迷。而且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教育界“一流的剑客”,就因为他们都在心里留了一双眼睛给自己,时刻反省自己,不“读死书”,更不“死读书”。他们懂得自我发展必须要有三个条件:读书是准备,实践是探索,写作是反思。  

  我记住了名师们的那些读书箴言:于永正的“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吴正宪的“读书,让我与孩子的心更近”,华应龙的“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数学花园的外面”,王崧舟的“读书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闫学的“阅读让教师呈现不一样的课堂”……读书,真的是一种修炼,像呼吸一样自然。正如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曾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由内向外开启的门,无论别人如何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都无法打开,只有自己才能开启。其实,教师心灵之门的钥匙,就是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唯此,教师才能主动求变,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艺术,拥有与众不同的精彩教育生活。  

  对教师而言,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亲近教育经典、经典童书,不只是为了专业成长,也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路径,更会获得精神的敞亮与心灵的澄澈。读书同时也是一种行为的感召,校园里教师阅读的风景会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等孩子们长大了,那些美妙的故事、感人的情节还留在他们的心中。有一天当他充分享受到经典的魅力,突然会想起自己当年在小学课堂上曾经听过,这将会是世界上多美丽的一件事情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