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书是为了摆脱平庸
发布时间:2014-05-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丁东伟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丁东伟 

 

   
教育
余秋雨老师曾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之前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有点不太想得明白余秋雨老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在读完《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后,终于彻底地理解了余秋雨老师话中的含义。

 

12位杰出教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从语文、数学到心理;从学科教师、校长、院长到教研员,但他们的成功有着共同之处——热爱读书。通过读书,让他们在教学、管理、教研等不同的领域取得璀璨的成就。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想一辈子做一名忙碌而无为的教师,需要我们努力摆脱平庸。十二位名师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钟志农老师,一位58岁才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的老教师,在他年过半百的时候,他才开始立志做个读书人,将阅读与人生规划结合起来,慢慢地成为了国内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读书不嫌时间晚,想摆脱平庸,早一天阅读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
正如窦桂梅老师认为是被阅读改变教育人生的看法。她从小阅读小人书开始,到神圣经典,权威讲话,文艺类等等书籍,她在阅读的途中,边读边思,并让写成为另一种阅读。读书,让她的课堂语言不再是一杯白开水,让知识的拓展不再是捉襟见肘,让问题生成时不再尴尬难堪。读书,成就了窦桂梅老师瑰丽的教育梦想,让她成为一名国内语文教育界的名师。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我们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不去读书,还能去教书吗?
人的一生,可以做凡人,但万万不可做一名庸人,所以我们要极力摆脱平庸,以审视的目光来阅读书籍,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我们同行,让我们一起摆脱平庸!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感想:“阅读:一种积极的偷懒。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的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这样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懒不偷,岂不犯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