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4-05-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维伟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礼河实验学校    张维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能使人积蓄内涵、增长知识。无论什么书,只要乐于去读,多多少少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积累一些各方面的知识。拜读了《读书成就名师》一书,一下子了解了十二位国内名号响当当的杰出教师,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读书。不读书的教师成不了优秀教师,道理果然在此。
平时对十二位名师的故事或多或少听到一些,但是没有较为详尽的了解。通过本书,对他们的何以成名,杰出之处都一一领略,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他们是教学一线上的高手;他们有独特的个性和教书风格;他们深受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信任;他们为教育事业殚精竭力又发光发热。他们之所以功名成就,用他们的话说是因为读书,读书使他们增长知识,读书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读书让他们超越自己和别人,最终成为教育界的佼佼者,领军人。此书作者用十二位名师的成名经验告诉我们:想成就自己,就读书吧。想成为名师,就读书吧。
有人说我又不要做名师,但我们从事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职业,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教育改变学生的未来,它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心灵,他们需要我们去激励。我们不读书行吗?我们必须不断地读书,充实自己才能树人,树真正的人。
我叹服书中那一个个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典型事例,欣赏在阅读中“读出来的真性情”的李镇西老师。他用红色阅读奠定了人生底色,坚信“阅读,决定教师的精神高度”。他三十年如一日亲近阅读,保持教师本色,“清醒地活着”——他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庆幸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将自己对教育的追随化作了自己一生的信念。
读书需要时间,有人说哪有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补缺补差……教师也是人,也有家,时间不够用啊!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于永贞说的一段话:有人不读书不看报则罢了,一旦看了一篇关于关于某某校长、某某老师的教改报道,读了一本心的理论书,看了一篇具有新理念的文章,便马上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校长和别的老师挂上了钩。如果看了报道外国教育的书或文章,那么整个中国的教育在他眼里会立刻变得漆黑一团,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会被数落一番。评头论足,数落不需要时间吗?有这样的时间不能多看些书吗?
正如华应龙老师说的:爱看书和不爱看书的教师,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缺少那么点自信,不敢偏离教学计划,更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对于这一点本人感受最深,这几年由于这样那样的,自以为正当的理由很少看书,而现在的孩子却见多识广,往往上课就会出现华老师说的现象。
    因此《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阅读的美丽,阅读的力量阅读的神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师在对话。是的,一个个故事读下来,一个个读书史看下来,我更加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读书史。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做名家的野心,但是,我有着慢慢的做好一名教师的责任心。通过开启自己的阅读之路,在不间断的阅读中,丰盈自己的精神,拓宽自己的事业,提升自己的素养,让阅读成为我促进自身成长精神密码,也更好地享受教育职业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