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读书——成就名师的“加油站”
发布时间:2014-05-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红梅
卞金祥老师告诉我们,“实现名师梦想的九大行动”之五就是“终身学习”。他认为教师的学习主要有五种形式: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他说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公式是:教师的成功=读书+写作。还谈到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就读书而言我在实践中深有感触,略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博君一笑尔。
我曾看过《人民教育》卷首语上刊载了一篇题为《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文章,阐述了读书与“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系。他说读书成为习惯,可以创造生命的神奇,可以使人的思想“神采飞扬”。这篇关于《读书》的话题就像卞金祥老师所说的一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教师与读书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学生工作……稍有松懈就挤掉了读书时间。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如果因为忙,一个月几个月不读一本书(理论或业务书籍),甚至一年都不读一本书,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不读书的教师如何肩负这个职责呢?魏书生、冯恩洪、李希贵……每天不管有多忙,坚持读书不辍的毅力。读书的习惯和毅力,表现在“挤”时间上。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试想很多教师开始工作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五年、十年以后业务上就拉开了距离。落后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业余时间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有人算过帐,一个人活70岁,一生约62万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工作35年约7.28万小时。再减去睡眠,吃饭和幼年期,约余25.72万小时,相当于工作时间的3.5倍,相当于可以再去读几个大学。如果在业余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娱乐之外,不注意读书“充电”,一两年与他人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三五年就落伍了。要想成为名师,读书就是我们的“加油站”。
说起读书,尤其是想成为一个名师的读书,我有点浮想联翩。我曾经多次说过读书无止境,但读书有境界。我的学校芳草箐箐,绿荫掩映,有一“心型”奇石傲然居于其中。刻有 “读书”二字,刚劲有力、浑厚圆润。其形错落有致;其韵古今融汇;其味墨香悠长。其左旁刻有“读书是生存的方式;读书是生活的乐趣;读书是生命的享受。”与之辉映,这是我认为当今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乃恒古久远之话题,其三重境界也是众说纷纭,现略举佐证。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是早为广大读书人所熟悉的读书三境界。
徐宗文先生在谈到学习的目的时,把“为知、为己、为人”称为读书的三重境界,其含义是:
“为知”:指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博学从而多才,这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为人”:指读书要“为黎民百姓”,即周恩来少年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为第三境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深刻阐明了“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
王世发先生提出的读书三种境界是: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为第一境。说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为第二境。即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为第三境。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的教师有几许读书者?不看书不看报者大有人在。其他行业不读书则情有可原,教师不读诗书则难辞其咎。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活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就要靠我们自己。要步入所谓“名师”的行列,踏上“名师”的舞台,渐行渐思,渐行渐远,该好好静心读书了。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