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自己-----读 《读书成就名师》后有感(卜建英)
发布时间:2014-05-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卜建英
阅读改变自己-----读 《读书成就名师》后有感
礼河实验学校 卜建英
这学期,我仔细阅读了《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这本书,虽然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段让我一气呵成,但是忙里偷闲的那份乐趣让我在阅读中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尤其是在读那些名师们---于永正、吴正宪、程红兵、华应龙、窦桂梅、李镇西、王崧舟、闫学、钟志农、周益民、张云鹰、吴非等的读书故事的时候,内心的愉悦和期盼无以复加。
阅读的过程中也曾不断地、无意识地将名师们的所作所为与自己的相对照:他们读过的哪些书我也读了,他们做过的哪些事我也做过(比如看小人书、连环画等)。书中既能窥见名师的成长经历和读书内容,也充分获知他们与众不同的读书方法与阅读主张,更多的是他们的事迹给予我的心灵共鸣与震撼!对我自己的教学生涯、职业生涯和专业化发展有着极大的启发和指导:
在书中,于永正把自己定位于一辈子做个读书人,他说:“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吴正宪自认为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两件事:一是教书,二是读书,她说:“读书让我与孩子的心更近”。程红兵说自己骨子里就是一介书生。华应龙说,学养在阅读中不断丰厚。因为没有时间阅读,所以我们工作很忙。窦桂梅说自己是被阅读改变的教育人生。李镇西这样定位阅读:读出来的真性情。王崧舟定位阅读,诗意的源头。闫学定位阅读:阅读,生命中的最重要的遇见。钟志农,从50岁开始做个读书人,他说:“教师不懂心理学,难成教育名家”。周益民,不想长大的孩子王,喜欢儿童文学。不一样的课堂背后是阅读积淀。张云鹰,与书相遇是最大的幸福。“唯有阅读能让浮躁的内心归于理性与宁静,找到生命的依托。生命的长度终归有限,只有靠读书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实现生命价值的高端体验”。吴非,做一个有思想的读书人。批判性阅读。“我始终记得那种虽清苦却有书读的幸福。读书时个人的事,关键靠自觉”。
自己从教十多载,每天都觉得自己好忙,也正是因为忙忙碌碌,所以就放松了自己对于阅读的坚持,一门心思的去“专研”该如何上好自己的公开课,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班集体!也许正如华应龙老师所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也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我当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读了这本书,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正是自己思想的缺席,使得我发育不良!每次的公开课后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不满意,原来就因为自己上了一堂令人遗憾的课!
“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虽然读到的是一本小小的书,但是书中之人在阅读时表现出来的被感动的快乐、惮悟般的轻松、平静而悠远的心境都给予我不小的触动:他们阅读的境界是我心之向往!阅读,改变,已经刻不容缓!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