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4-05-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连媛媛

这学期学校安排学习《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拜读完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永正老师的介绍,一句简单的“读书同时读自己”让我对于老师的敬佩油然而生。  

    于老师那里,我懂得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做“性温”、“味甘”的甘草。它既有药用价值,又能“调和”百药,解百药之毒。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也应该像于老师那样宁愿做甘草,不仅性温,而且具有包容性。无论酸甜苦辣,它都能与之为伍,与之匹配,做人也是如此,只有理解、宽容、冷静、善于后退,才能包容别人。在我们生活中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春光明媚。支撑包容的是修养,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要以人为镜按照我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同时要学会不断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同时,我感受到教师善引导,勇开拓,课堂角色的转化。传统的满堂灌已不在适应现在的教育形式。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致使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明显的改变:教师由居高临下是知识传授者变成了促进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就应有一种创新精神,不仅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要注意塑造创新精神。培养兼备高尚品德、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然天成”。情境教学是生动而且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情境中轻松地获得知识。那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创设的情境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我想,是教师除了课前分析教材,对课堂的精心预设外,更多的是根据课堂的实际,顺着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创设具体的情境吧!  

   第三,新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从名师的课堂上,我感觉到新课程实现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它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索,来把握,名师的课堂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有示范与指导作用,但不应该让它成为束缚我们思想和手脚的范本,要让它成为激励我们思考与探索的思想火花与精神向导。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会不断地读书,读各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教学,我的人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