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内心的坚守》
发布时间:2014-1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连媛媛
教育家林格曾说“人生有很多事情可做,但教育是一件特别值得用心经营的事情,也许它不能直接带来财富和荣耀,但足以让人幸福”。每每读了他的文字,我对坚守教育岗位的心,就又坚定了一分。
关于教师幸福的意义,一个反问句,让我释然,林老师说,“关于人生选择,除了选择幸福,你是别无选择的,那么,选择教育,难道不是直接选择了幸福么?”
做教师,已然选择了幸福,选择了播种和收获,如此简单,如此满足!
事实上,我们想得到的,是做真事,真做事,之后顺带的结果,教育,就是播种,不断播种,收获则是自然而然跟来的,这也是教育本身的魅力。??
佛祖释迦牟尼讲“只有上辈子修行最好的人,人缘最好的人,这辈子才能当老师。”那么教师的良知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把学生教好吧。做到尽职敬业。也许不需要你拼命般教,而是付出你的良心来教,我时常鞭策自己做个好老师,告诉自己要用良心教书,不误人子弟,否则祸害无穷。
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诚而成功的。”试想一想:当一双双渴盼知识的眼睛死死盯着你的时候;当一声声“老师、老师”叫得你耳热心跳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的你还会去想什么“奔驰”吗?绝不会。你想的是如何用最佳的方式把一个个“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这,就是教师的良知形象化的诠释。教师的工作是具体、平凡的工作,而教育工作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耐得住清贫,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实现自我价值的终身事业。敬业、爱生,我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成长为好教师的关键,我一辈子信奉这四个字。如果仅仅停留在前者的话,那你只能是个教书匠,而唯有把教师作为一项育人伟业,才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才使自己无愧人师。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专业发展,不但教对、还要教好,才不负我们头顶上“老师”的名称,才能获得我们为师的尊严!
“教育之道,就是做人之道,做人之道就是人生感悟之道,感悟让我们存在,感悟让我们具有价值感,让我们在对自我进行不断确认之后的信心。”
“本质上说,教育是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的发展过程诸多矛盾和疑难的事业,因此,做教育的人,本身就是生长,即可以直接将生长的愉悦和快乐和使命感结合起来的。”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给予其真挚的爱,用自己的真情去温暖学生的心,去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使他们情通而理达,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学生。我反思着自己,虽然在师德体会中也时常说要用爱心唤醒每一颗童心,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我做到了吗?我扪心自问,很多时候似乎总要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可自己还以为这样才是做老师呢。
教育就是成长,就是感悟,在感悟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做教育的信心。支持我们教育信念的,不是位高,不是权重,也不是物质,而是从自我感悟中得来的价值感!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我会努力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尽职尽责,用自己的爱去教育去我的学生们,编写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做一位富有将于良知和尊严的老师,去拥有更多的幸福!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