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尊重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中
发布时间:2014-1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江丽
把尊重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中
——读《尊重的姿势》有感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江丽
当我打开《优秀教师的6种核心品质》这本书,看到《尊重的姿势》这个题目的时候,眼前骤然一亮,,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文中介绍了季羡林有礼貌地对待客人,令人赞叹;富兰克林一停、一躲,给予别人心理极大的理解和尊重;卓别林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别人的误解。告诉我们,对别人尊重,可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姿势。不管是端坐还是站立,是躲开不看还是放低自己,都能彰显闪耀的人格。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尊重,而孩子更需要大人的尊重和信任。作为一名老师,对孩子要爱护、尊重有加。孩子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强,他们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事物的好奇,有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作为老师,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蹲下身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感到老师重视他,欣赏他。不仅这样,还要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学生。让孩子敢说、愿说、乐说,这样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就会更加全面,班级工作、教学工作就会更加有序、顺利地进行。
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经验方面可能存在不平等,但教师不应以此自居,应切记教学相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有独立的人格。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要为人师表、堪为表率,都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的尊重。其次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不是一个模式制造出来的工业产品。尊重学生,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们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教学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如课堂提问时,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设计练习时,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量的题,动作快的多做一些,动作慢的少做一些;评价时,尽量减少横向比较,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尊重学生,还应承认人在获得信息时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利用听觉,有的依赖视觉,有的需要动手操作来获得。有这样的一个故事,给我很大的启发。老师让孩子面无表情地发试卷,因为这样,不会让成绩不好的同学感到很差。我们大家都知道,发试卷的孩子看到一份成绩好的试卷会露出羡慕的表情,而看到一份成绩不好的试卷会露出鄙视的表情,所以老师让孩子发试卷时面无表情,保护了部分孩子的自尊心。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因为尊重比成绩更重要。最后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欣赏。欣赏学生所想的。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待所学知识也是如此,教师不应强求每个学生都和自己所想的一样。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需要。万事由想开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很好的证明,如果他对于落到地上的苹果视而不见,毫无所想,那他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欣赏学生所讲的。学生有了想法不讲,就无法体现其思维的独特性。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合理与否,只要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讲出来的,就应给予表扬,不应简单否定。欣赏学生所做的。学生在学习中未免做出一些令人发笑、幼稚无知的事情,教师绝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而应积极地鼓励他,正确地引导他,从而使其进步。也许你给他的欣赏、嘉奖正是他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我班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倔,字写得不太好,硬硬的、大大的。有一次,看见他正写字,我不禁弯下腰和气地对他说:“看你写得多认真,字也很有个性,如果用笔再轻些,字写得再小些,那字可就更漂亮了。”他听完没说什么,但那以后,我却经常看到他埋头苦练的身影。后来,他的字果真有了很大进步。
对于孩子,我们做老师和做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快乐,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对于孩子这样一个个体,我们很多中国的大人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子就得听大人的,所以孩子能做的事情替他们做了,孩子不想做的事情,在老师或父母的“谆谆教导”下,孩子没有办法却做了。甚至孩子将来干什么,有的父母也为孩子铺就了阳光大道。而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做大人的要尊重他们的想法,给孩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自己做决定。大多数美国孩子充满自信,待人友善,合作意识强,这与美国老师和父母的教育理念分不开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为许多中国的大人所接受,亲历美国教育影响的蔡真妮女士认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秘诀是:给孩子良好的德行,让他具备良好的做人准则。诚实正直有爱心,良好的心态,做事始终如一等等,都是为人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努力方向,而不是把眼光紧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从教这些年来,看了一些著名教育家的书,在吸收大量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同时,也深深地为那些教育大师对学生与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召和鼓舞。今天,我又深深地感悟到于细节处、无声处尊重学生,是老师不可或缺的一种美德。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长大,他自然而然的就会自尊自爱,同时也给予他人尊重。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