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坚守那份信念(朱虹)
发布时间:2014-12-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虹

记得2000年的夏天,从高考的洗礼中走出的我,毅然地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师范大学。从小憧憬做一名老师的我,在收到入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终于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简单的话,不简单的使命。平凡朴素的句子透出一种无可比拟的信念。岁月蹉跎,信念已被慢慢消磨。但是读完《优秀教师的6种核心品质》,心头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教育责任,更多的是一份宽荡荡的教育视野,更多的是一份心颤颤的教育感动,那份久违的信念又慢慢得被拾起,捧在手心。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教师,信守“教好书、育好人”的那份信念尤为重要。  

曾听过一个故事:在一个小镇上,路人问三个石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每天都枯燥无味地搬石头砌墙。第二个石匠说:我的工作很重要,我要把墙垒好,这样房子才结实。第三个石匠则目光炯炯地说:我的责任十分重大,这是镇上的第一所教堂,我要将它建成百年的标志。”  

    10年后,第一个石匠仍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石匠却坐在办公室里画着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石匠则穿梭于全国各大城市,他成了国内有名的建筑师。  

    “干一份工作为养家糊口,是职业;干一份工作乐在其中,是事业。当我们把职业当作事业时,工作便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就会愿做、想做,也会有强烈的求知、求好、求发展的欲望。在工作中,会主动开拓、奋发进取,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随之不断升华,我们因此不会为得失所困、名利所累,也不觉得有工作之劳苦,一切不顺心的事和挫折都能坦然面对,生活就会处处充满明媚的阳光。
   
在当今社会,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要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它,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去坚守简单和平凡,想方设法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遗余力地去为此奉献;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益求精,把事业做到极致;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履行好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  

教师的使命感是师德师风的体现。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让教师坚持着这份信念,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职业人格魅力的体现。作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 “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就会尤为的沉重。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正如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人自己。”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便就形成了教师的精神,教师的职业无尚荣光!  

我相信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只要坚守着这份信念来从事教育,来培养祖国的下一代,那么教育的意义将会被我们诠释得很透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