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坚守信念   放飞梦想 (李萍)
发布时间:2014-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萍

坚守信念   放飞梦想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李萍  

本学期读了《优秀教师的6种核心品质》中第四节中有个故事《放弃之前的最后一次尝试》巴尔扎克的作品《人间喜剧》差点与世界失之交臂的故事,他一次次的投稿,希望得到出版社的赏识,但是一次次的失败,在第17次退稿时他想将自己的稿子投入火炉中,并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但是他的妻子阻止了他,并鼓励他,做最后一次尝试,后来他成功了,其实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也是,坚持教育事业,放飞心灵梦想。  

有人说:“教师,选择了这个职业,或许我们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寂寞,选择了清贫。”我想说:“或许更选择了清廉,因为‘为人师表’这四个字千斤重,教育着师者更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让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在教育事业中还有许多的快乐与美丽,幸福与芳香在寂寞、清贫中绽放,在心灵中流淌。  

人的理想与信念是人性中最坚强的部分,缺少了理想与信念,人们很难经受得起各种考验和打击;理想与信念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能像理想信念那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当今的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形形色色,许多不良的诱惑因子慢慢侵蚀进原本纯净的教育领域。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想一个为人师者的信念就无比的重要,是坚守还是摒弃,是抵制还是同流,是固守还是合污,这都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位师者的信念,师者的品德,师者的良知。  

一、奉献,让教育洒满阳光  

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如果和某位教师深切的谈谈教育生活, 许多老师往往是抱怨居多,诉苦居多。教学质量的压力,让更多的老师在压力面前苦不堪言,更是对班级中的一些学困生痛心疾首。  

是的,学困生是教学质量的一根难啃的“硬骨头”,许多老师都是埋怨居多,更有甚者戴有色眼镜对待,对一些学困生冷言冷语、置之不理,不要谈关爱,连基本的交谈沟通都省去了,以自生自灭,放任自流处之。这种对学困生的不公平对待,让一个个孩子或者在沉默中孤独成长,或者过早的放弃了学业。一张张孤独的面孔,一个个孤独的身影,这难道不是对我们教育的一种叩问吗?  

让我们坚守我们的信念——奉献,走进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触摸他们的心灵,让心与心进行交流,用我们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让我们的教育远离简单粗暴,远离急功近利,像斯霞老师一样循循善秀,润物无声。我想这应该是所有孩子的心声!  

二、爱心,让教育盈满幸福  

“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朴实的话语,无私的字眼,流淌自扎根在青海高原几十年如一日的刘让贤老师的笔端。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美好心愿,但是对幸福的理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人把幸福与金钱联系起来,以为拥有金钱就拥有了幸福。有些教师也不能免俗,下海经商、第二职业、有偿家教、收受礼物……一丝丝腐败因子慢慢地、慢慢地侵蚀到教育行列中,腐蚀着原本纯洁的心灵。  

选择了教书育人,或许就注定我们的幸福之路与众不同。它不可能在万贯财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我们的职业没有大富大贵;我们的幸福更多地在爱心奉献中获取,在心灵收获中得到丰盈。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爱满天下”这句格言一样,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奉献自己的爱心,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们的幸福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品尝甜美,体验快乐,收获幸福,因为我们的事业是心灵的事业。当我们举起心灯,照亮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自己正在走向阳光,幸福正在向我们走来。当我们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在教育这块圣地上实现“诗意地栖居”。让教育如一条涓涓溪流,荡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我们的感召下快乐的成长,也使我们自己融入到这方净土中,净化我们的灵魂,收获别样的幸福。  

让我们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教育,以自己的清廉之举铸就圣洁的师魂。让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收获属于自己的别样幸福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