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顾仁杰)
发布时间:2015-03-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顾仁杰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2015-3-19
|
教 师 姓 名
|
顾仁杰
|
年 段、学 科
|
九年级英语
|
精彩摘录: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随着教育实践的积累和教育思考的深入,我才渐渐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位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
是的,任何一个杰出的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其教育模式、风格乃至具体的方法技巧都深深地打着他的个性烙印。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文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等因素,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育专家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老也成不了第二个于漪、第二个魏书生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许多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难以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我这样说,当然不是反对向优秀教师学习,而是想说,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其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因此,我非常赞同程翔老师的观点:“我们必须以自身为基础来吸取消化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学习于漪老师,并非把自己变成于漪老师;我们学习魏书生老师,也并非把自己变成魏书生老师。其实,即使你想变成于漪、魏书生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峰,别人是不可企及的;你只能重新创造一座属于自己的高峰。这个高峰就是结合的产物。”
|
|||
读书感悟:
我始终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作为思想者的教师,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让思考的火炬照亮我们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备课的时候,能不能先抛开“教参”用自己的心灵直接与作者对话?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能不能在讲清楚“考试重点”之后,学生也谈谈自己独到的见解?除了研究,也多琢磨学生的写作心理?面对无法避开的题海,能不能动一番脑筋进行筛选和提炼?每上完一堂课,能不能通过写教学手记对其得失进行一下反思?面对每一个学生,能不能在关注他们表面上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的同时,更研究一下他们的心灵?此外,我们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能不能关注一下教育界、整个社会乃至天下的风云变幻?我们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能不能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能不能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 我现在学习魏书生,当然,同时还学老一辈的于漪、钱梦龙,但我不会再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当成“葫芦”来“画瓢”了,而是通过他们的教学方法而感受他们的灵魂,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养料滋润我的思想,以形成我的教育个性。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个性当然不仅仅体现于思想,但没有思想绝对就没有个性。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