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张健)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健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2015、3、18
|
教 师 姓 名
|
张健
|
年 段、学 科
|
九年级语文
|
精彩摘录:尊重个性
这里的“个性”,与“共性”相对,指的是一个人在天赋、智慧、能力、兴趣、气质、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或潜在的独特性甚至独一无二性。当然,个性本身在价值上是中性的,因此“尊重”在这里不是“迁就”,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个性予以因势象形地积极引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等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还意味着不用升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尊重个性的民主教育,特别体现于对待长期以来被传统教育忽视或冷落的“后进生”的态度上。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困难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如果我们的课堂只着眼于“尖子生”,而冷落甚至无视那些所谓“差生”,如此“教育”没有半点民主可言!
相反,具有民主精神的教师,会对“困难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由于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家庭教养、个性特征等等因素的差异,学生发展很难绝对均衡同步,往往总有部分学生暂时滞后或掉队。具有民主情怀的教师,就应该通过教学设计,让他们找到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从而尽情挥洒其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并自由舒展其澄明自然的心灵空间。在民主教育的课堂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
|||
读书感悟:
李老师的教育观与很多名师名家如出一辙,看得出他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较大,崇尚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视个性发展,尽管如此,但他的教学方法却新颖独特,就像他说的那样: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回顾许多名师的教学真的是都蛮有个性的,陶行知、斯霞、霍懋征、朱永新、于漪、叶澜......由于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性格脾气都有差异,因此教学方法也都独树一帜,但教学理念都是相似的:用叶澜老师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好的教育是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之上,而反思教育现实,为了追求高分,有多少老师的“爱”已严重变形:完不成作业成节课站在教室外罚站,背不过公式几十遍的抄,还有的一生气就把成摞的书扔向学生甚至把学生的课桌踢翻,还有的干脆让学生收拾书包走人,以此来威胁学生,如此种种,严重损坏了了我们的教师形象,也许这样老师的气撒出来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服气,反而在内心里对老师更加叛逆,只是慑于老师的威力不敢表露,这样的教育,老师和学生都很可怜,是很不和谐的教育。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这方面李镇西老师用他真实的教学案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不只是待人和蔼可亲,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智慧,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多方面结合才能呈现出老师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越大,学生对其“向师性”越强,教学工作才会如鱼得水,和谐高效。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