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书笔记(王颖)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颖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我对“民主课堂”的理解
作      者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年3月 
教 师 姓 名
王颖
年 段、学 科
九年级 语文 
精彩摘录:
民主教育要求每一位教育者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无疑是“传道授业解惑”,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知识的任何方面都超过了学生,教师更不应因此而以真理的垄断者自居。尊重学生,就包括尊重学生的思考,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合作学习的态度,就是平等精神在民主教育中的体现。
与学生同志式地探求真理,就应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并且提倡学生与教师开展观点争鸣。学生的认识也许比较肤浅,他们的看法也许比较片面甚至有错误之处,但在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上,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绝对不能因为学生的“幼稚”而剥夺学生思想的权利。
平等,还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尊严的平等,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权利的平等,特别是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的平等。学生是否真正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真正平等地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活动,是让少数“精英学生”独领风骚呢,还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上公开课,只是让个别“尖子生”举手答问以显示教学效果呢,还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以展示所有学生的真实思维状况?毕业复习期间,是只重点抓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呢,还是面向所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如此等等,都体现出教育者是否真正平等地尊重学生的权利。
教师不但自己应该对每位同学一视同仁,而且还应该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同学之间也互相尊重、真诚友好、平等相处的氛围。让学生在这平等的氛围中感受平等,并学会平等。
读书感悟:
 在学生眼里,我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在我们班级里单亲家庭的学生比较多。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单方因为疾病早年去世,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地有一点点自卑或者是自闭,不愿意和人过多交往。同时,在他们心目中也没有很多值得去倾诉的对象。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作为班主任的我很难从别的同
学那里获取他们内心世界的信息,更谈不上针对性地给他们关心和照顾了。给予这样的目的,我开始从侧面入手:先从生活中和学习上照顾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确实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和集体里,慢慢消除对外界的防范。时间久了我再和他们谈心交流的时候,他们开始信任我,有一些同学开始一点点倾诉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通过天天和学生谈心交流,我终于赢得了所有同学的信任。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 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