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高小燕)
发布时间:2015-03-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小燕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育的智慧 作 者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3 教 师 姓 名 高小燕 年 段、学 科 八年级英语 精彩摘录: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千教万教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此来打量今天的教育,我以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缺乏的正是一个“真”字—— 我们平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是否说过一些言不由衷的大话、套话或者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假话? 每当迎接上级各种检查验收的时候,我们是否有许多自觉不自觉的弄虚作假? 当我们对学生提出各种做人的要求时,我们是否首先做到了? 我们教育学生言行一致,可我们自己是否说一套做一套? 在各种班会比赛、公开课比赛中,我们是否无意中在对着学生“演戏”?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获得班级荣誉,我们是否不择手段? 在搞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时,我们真的是在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吗?或是明明平时根本就没做,但一到结题的时候却通过编造文章而“硕果累累”? 所谓教育之“真”,起码意味着教师应该是一个真诚的人。不过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它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即教育内容的真实可信,教育形式的名副其实。让教育充满诚实,其道德基础是教育者人格的真诚。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激情只能靠激情来点燃,信仰只能由信仰来铸造。尽可能不欺骗学生——哪怕是无意的欺骗,这是我们最起码的教育良心,也是我们教育者信心所在,更是我们教育的力量所在。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读书感悟: 看了这段文字,让我感觉到了现在教育中的一点无奈,一种悲哀。至今我犹记得就读的师范学校门口写着的这八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做任何事情实事求是,不虚头巴脑。我的理解是真,即是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 “狼来了”这个故事我想每个学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这个故事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很惊讶,这个孩子怎么可以拿别人的信任开玩笑,结果害人害己。现在回过来想想,我们作为老师更加不能那学生对你的信任而去欺骗、糊弄他们。这会对一个孩子的一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啊!对老师缺乏信任,对成人缺乏信任,对学校缺乏信任,对社会缺乏信任;甚至把欺骗别人当做理所当然,很正常的一件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踏上社会后,把这种错误的习惯带入社会,在工作生活中也像“狼来了”中的孩子一样,最后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之后,那会产生多么可悲的下场,可怕的后果啊。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诚信待人的校园环境,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堂堂正正、诚实守信的“真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