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2015.03 |
教 师 姓 名 |
庄云霞 |
年 段、学 科 |
六 语 |
精彩摘录: “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和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面对学生,我们往往总是急于走进心灵,可是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老师都有着天然的信任感,相反,不少学生往往对老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防范,他们随时警惕老师设下的圈套。老师越是平易近人地走进学生,学生很可能就越不买账。如果遇到一个和自己有严重对立情绪的学生,老师偏要去语重心长一番,换来的是很可能只是学生的无言与冷漠。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改怎么办?李镇西老师的办法是:等待,耐心等待。” “要赢得学生的信任,需要先和学生建立感情。作为一般性的原则,的确如此。但教育的复杂性在于,许多时候一般性的原则并不能适用于某些特殊学生。” |
|||
读书感悟: 教育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因为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多一点虚心,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反思意识、多一点研究意识,让教育走向科学,让教育充满智慧。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爱护学生,帮助教育学生,以真实的感情感染学生,会使学生增强承受压力、耐受作者的能力,会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去改变环境。 接手六(5)班,仅仅开学两个星期,我就发现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小候,他上课坐姿不正,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希望通过谈话,他能有所改变,至少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是他经常是口头上是认识到错误了,但行动上还是照旧。此时我真的是束手无策,心想:算了吧,就随他去吧。但我又觉得身为老师,不能因一次次的谈话失败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影响整个班集体,这怎么行呢?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能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说到做到。于是,我又找了一次机会,和他进行谈话。我问:“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找你吗?”他想了一想,摇摇头。我继续问:“你知道我喜欢你吗?”“不喜欢”“为什么呢?”他想了一想,低着头说:“因为我经常上课捣乱,不做作业,还和同学打架……”“嗯,说得有道理,既然你知道自己做得不好,为什么不改呢?”沉默了一阵后,他的头更低了,并轻声说到:“老师,我改不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着急,只要你想改,老师帮你,好吗?”他突然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下“我可以吗?”“可以,老师相信你!告诉你一个秘密哦,知道你以前为什么改不了吗?就因为缺少了我的帮助,这回有我帮忙,一定可以的!”孩子使劲的点头说“好!”当然,改正错误需要一个过程,这次谈话后的第三天他的“坏习惯”又占了上风,可是我觉得做孩子思想工作不能怕麻烦,经过这次次谈心后,他真的在慢慢改变,而我也在他有一点点进步时,就及时表扬、激励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关心,渐渐的,他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改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