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育的智慧》之《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吴留珍)
发布时间:2015-03-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留珍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育的智慧》之《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3.24 

   

吴留珍

年 段、学 科

七语 

精彩摘录:

 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班主任英爱有怎样的素养,或者说素质。我个人的体会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三种“心”。哪三种“心”呢?他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简单解释一下,我这里所说的童心是指和学生有一种共同的爱好,而且班主任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仅仅从成人的角度看待一些问题思考一些问题的话,就不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所以今天我要提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就是我所说的童心。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怀就是爱心,关于这一点我想各位老师的体会都比较深。没有爱,肯定是没有教育的,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班主任的爱心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靠它与孩子建立一种非常自然的互相依恋的感情。

除了童心和爱心,一个班主任还应该有责任心,这里所说的责任心,既是指我们队工作的一份责任心,也是指队孩子的责任心最后要升华为队我们国家的责任心。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要知道,我们是和孩子一道成长的,我们是在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最近几年,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要把什么样的人奉献给未来的现代化中国?”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未来的现代化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按照我们党基本路线的描述,它将是高度文明、高度繁荣、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我们今天培养的认,就应该能适应未来的中国,这是我们的责任心所在。以上就是我强调的班主任应该有的情怀---------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读书感悟:

《谈谈新时期的班主任应该具有的素养》

  班主任要具备的素养很多。班主任虽是最小的主任,但应当志当存高远,要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从这个角度出发,班主任所要具备的素养至少还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要德才兼备。德的内涵包括个人品质、伦理道德、政治品德;才指才智、才干、才华,等等。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如果也能这样对待学生的话,他不成功都很难。全国模范班主任、著名教师李镇西就认为,他是欠学生的,学生对老师太好了,因此,他作为老师所作的一切,都是还学生的债。李镇西抱着这样一种思想,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很难说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有什么高超的技巧在里面,他只是把爱学生发挥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所以他成功了。在班级管理中,所有的技巧都抵不过爱学生,这是教育的关键,其余都是次要的。因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选择班主任的时候,在考虑才的同时,务必要把德放在首位

二、班主任也要刚柔并济。

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刚柔并济的。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而总体来说,我认为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又宽大为怀。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是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

三、班主任还应该善于激励。班主任的工作不仅需要言教,更需要身教。有些班级卫生工作不好,班主任带头拿起扫帚做值日工作,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班级学生自然被带动起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制度管理,卫生状况自然大为改观。学生组织的活动,也特别希望教师的参与,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打球,和学生一起搞联欢,甚至一起表演节目,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有一个大的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一定会有增强。

班主任的善于激励也体现在把班级建设成一支团结向上、凝聚力强、有战斗力的集体上面。这其中,以“信”治班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班主任要做事公正,要赏罚分明,在班级里要匡扶正气,抑恶扬善。同时,班主任教师还要有与班级学生同舟共济的思想,大家齐心协力把班级一起建设好。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这个合力的威力是无穷的。

新时期班主任的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班主任如果重视心理修养,将会使自己的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班主任的心理面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因此,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并提高自己的意志、情感、性格等心理品质和心理素养,努力使自己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开展班级工作,从而对学生产生最佳影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