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王鹦)
发布时间:2015-03-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鹦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育的智慧》
作      者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03
教 师 姓 名
王 鹦
年 段、学 科
七年级语文 
精彩摘录: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即使是同样的思想问题或学习困难,对不同的学生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立而独特的精神世界,面对一个个这样的精神世界,仅仅通过集体谈话或班会课,是很难取得教育效果的。除非我们把教育仅仅看成是标准化的知识传授而不是个性化的心灵感染,如果那样,学校与工厂无异,那自然不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个别谈话了。 师生关系绝不是人和物的关系,而是人和人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对话理论越来越受重视。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而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中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心灵。因此,这种双方的对话,踏实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分享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人格相遇、精神交往、心灵的理解,便创造了也分享了真正的教育。 
 
  
读书感悟:
  
      一名智慧的教师会首先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情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他指出:当学习者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由于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造成备课、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上了一堂无效的课,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浪费。同时这也是一个德育的的过程,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他的教学一定是紧紧的围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而展开,“爱生教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一定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一定是有效地教与学的课堂,当我们的课堂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不是学生痛苦的枷锁、而是成为学生愉悦的体验,快乐生活的场所,这才是爱的体现,这才是智慧教师的体现。要点亮孩子的智慧人生,点亮每一个孩子希望的灯,让所有的梦,从此不再懵懂;我们需要用书籍的力量,点亮我们的智慧人生,点亮每一位教师智慧的灯,点亮幸福,生活从此不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