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顾亚萍)
发布时间:2015-03-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顾亚萍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之《我对“民主课堂”的理解》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3月
|
教 师 姓 名
|
顾亚萍
|
年 段、学 科
|
科学
|
精彩摘录:
这里的“个性”,与“共性”相对,指的是一个人在天赋、智慧、能力、兴趣、气质、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或潜在的独特性。当然,个性本身在价值上是中性的,因此“尊重”在这里不是迁就,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个性予以因势利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还意味着不用升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尊重个性的民主教育,特别体现于对待长期以来被传统教育忽视或冷落的“后进生”的态度上。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对“困难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如果我们的课堂只着眼于“尖子生”,而冷落甚至无视那些所谓的“差生”,如此“教育”没有半点民主可言!
相反,具有民主精神的教师,会对“困难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由于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家庭教养、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差异,学生发展很难绝对均衡同步,总会有部分学生暂时滞后或掉队。具有民主情怀的教师,就应该通过教学设计,让他们找到能够体现自己自信尊严的角色,并自由舒展其澄明自然心灵空间。在民主教育的课堂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
|||
读书感悟:
一位教育专家讲到“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粒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真是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千差万别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分类要求,不搞一刀切。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首先,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客观地显示优、良、中、差的层次剃度,使困难学生能接受,能消化,使优秀学生能吃饱,并能不断地超前发展。其次,作为教师要建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只不过在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不宜太多太碎,且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考虑,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抽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对一般的问题,可由中等生讨论解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心理满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三,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布置作业和辅导时要恰如其分地分配力量,对学困生,教师要多花工夫,细心引导,慢慢地扶,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是老师帮他解决了问题,而是靠自己努力解决的,从而激发其兴趣,赏识成功的快乐。
在科学课中,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都会耐心地等待,因为每个学生的反应速度不同,给困难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同时,我还会不断地鼓励,让学生能够放下胆怯,积极地发言。在学生回答之后,予以充分地肯定与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