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3月(孙珍)
发布时间:2015-03-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珍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2015年3月
|
教 师 姓 名
|
孙 珍
|
年 段、学 科
|
八年级 物理
|
精彩摘录: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和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创新意识、平等意识、守信意识、自立意识、破釜沉舟的冒险精神、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明察秋毫的预见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世艺术等等,也都是我们传统德育所缺乏或比较薄弱的,
决不人云亦云,做一个勇于独立思考的教育者:决不因循守旧,做一个善于创新的教育者。
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学校别人先进的思想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
|
|||
读书感悟:
李镇西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个性,作为老师我们要懂得尊重与呵护。是啊,如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接受当代的教育文化,那就必须缩短我们与学生的心理差距。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这些都很重要。教师微笑和温馨的话语,是融化寒冰的阳光。当学生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能打破学生的心灵防线,让学生的心灵与我们靠的更近,他们的脸上将会洋溢灿烂的笑容;我们认真的倾听和真诚的建议,就能让孩子们乐于改变。
同样,对待教学我们当然也不能循规蹈矩,现代教学手段直观、生动,我们要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我们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在摸索中进步,在他们不断学习的同时我们也需不断学习新的符合时代的教育教学方式,借鉴老一辈的教育教学精髓,感受他们的灵魂,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养分壮大自己。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