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2015/3 |
教 师 姓 名 |
孙晓 |
年 段、学 科 |
中段、数学 |
精彩摘录: 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当然是走进心灵。所谓“走进心灵”,就是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使孩子在犯了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方法至关重要。 比如“批评”。毫无疑问,批评是教育的重要方法。说“重要”,是因为教育中的批评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没有批评的教育史不完整的,因而是由缺陷的教育。但是,有时候表扬比批评更加有效。富有智慧的教师,哪怕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能够找到学生可以鼓励和表扬的地方,巧妙地将批评转化为表扬,从而达到触动学生心灵教育学生的目的。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因此榜样的力量未必无穷。但表扬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喜欢听表扬是人的天性,只要这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从表扬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尊严和尊重。这种尊严和尊重感,会激励我们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因此,如果能够达到教育目的,我宁愿选择表扬。 这三个要求都蕴含着我的教育意图:让他们读作文给家长听,是想让这些后进生的家长也享受表扬并受到鼓励;勾最能打动心灵的语句,是想让后进生读得更加仔细,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感动;在班上读作文,是想营造一种令后进生自豪的氛围,让他们在这氛围中坦然地自己表扬自己。
|
|||
读书感悟: 李镇西老师用朴素的语言,结合他教育生涯中遇到的几件小事,向我们生动而有力的传达着“表扬”的力量。 担任班主任工作半年,我深深的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学习要抓紧,安全不能放松,卫生时时要注意,纪律要维持。而学生在学校总是会不经意的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譬如谁又把谁打了,谁又把谁骂了,谁的作业又没做。一开始,我可能还会很有耐心的劝说、教育,时间一长,也不免会简单粗暴的把某个犯了错的同学直接骂一顿。可是今天把这个同学骂了,明天另一个同学又会犯同样的错误,隔了几天,许多同学的老毛病就又犯了。这么多的琐事压在心头,真是苦不堪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孩子们的毛病总是屡教不改,好言相劝的作用怎么微乎其微?这些问题深深的困扰着我。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文章,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因为我忽略了“表扬”的力量。 喜欢听表扬是每个人的天性,设想你每天认认真真的做事,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关注和表扬,但是一旦你做错了一点事,就会受到批评和责骂,那你怎么可能有积极性。换位思考以后,我想我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改一改,不应该吝惜我的赞美之词。学生的进步我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并提出期望,学生的错误我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惩罚,换一种方式,多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智慧给批评披上表扬的外衣,我们离学生的心灵就更近了一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