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月读书笔记(朱泽砚)
发布时间:2015-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泽砚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师的智慧
作      者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3 
教 师 姓 名
朱泽砚
年 段、学 科
七年级体育 
精彩摘录:“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陶行知的一段话: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使命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或对话的交互性,说明二者的关系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这不仅是指二者作为两个主体在对话中的互相作用,而且是指二者形成了互主体性关系即主体间性,这样相对于对方,谁也不是主体,谁也不是对象,谁也不能控制谁操作谁,或者强行把意志意见强加于另一方。肖川先生观点: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互相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师生关系的本职是教育性的额,因而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性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读书感悟:教师需要亲切感,亲切不是教师强装笑脸去迎合学生,更不是教师无度放任和包容。而是教师细心观察学生,深刻认识学生,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和言行去感染学生,用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因此,个性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慈相济、放纵有度、因材施教,营造出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充分体验老师的良苦用心和真挚情感,自觉、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表现,进一步改变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健康、全面、快速成长。教师需要自然。讲课的精彩与否也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抓住重点、提纲挈领、有效有序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努力方向和评课的主要依据。绝不能用过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定时间、压抑教师。教师需要朴实。学说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应该大力提倡,更应该努力营造普通话语境。不过,在普通话语境尚未完全形成的特殊情境下,绝不能用普通话的“标尺”裁定教师、挫其锐气。据笔者所知,很多教师虽然普通话不标准,甚至“半普通半秦腔”,但他们讲授知识深刻带劲,教育学生风趣幽默、准确中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