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3月(王琳)
发布时间:2015-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琳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育的智慧》
作      者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3  
教 师 姓 名
王琳
年 段、学 科
九年级化学 
精彩摘录:
    不停地阅读。反思型教师同时应该是终生学习的身体力行者,他把阅读当做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需的生活内容。反思型教师的阅读,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性”,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等,都是阅读的对象;第二是“人文性”,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除了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反思型教师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不停地写作。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同样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做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检查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读书感悟:
  读了李老师的《教育的智慧》,深刻认识到做一个反思型教师的紧迫性。学做一个反思型教师,首先就要不停地阅读与写作,因为这可以成为反思的智慧源泉。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写作的作用有哪些呢?
    首先,写作可以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写作是另一种阅读。”不少教师认为,教育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不仅得到了整理,而且可以获得更新。有人认为,写作是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个认知活动,当你把经验、故事提炼成思想观点时,你的认知活动就提升了。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生产建构的过程。对教育写作也是知识生产的问题,范梅兰早已提出过他的解释:“写作,其实就是对教育现象的一种解释,当这种解释上升到反思阶段形成具有一般性指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并指导教师行动时,便成了实践性知识。”概而言之,教育写作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搬运工变成了知识的转化者、生产者,让教师从感性的实践者变为理性的思考者。
    其次,写作可以影响教师的专业态度。所谓专业态度最核心的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认知。老师们普遍认为,通过写作,他们感受到这份职业的乐趣,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通过教育写作带来了自身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和工作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戴林东说,“教育写作给我带来的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变化。在教育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主体性的教育教学思想。其次是教育情感的变化。可以说,离开教育写作的教师情感,只能是感性化、浅表化的流动,而在教育写作基础上产生的教育情感是理智的、深厚的、持久的,是深入人心的激荡。
  因此,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除了要不停阅读外,还要善于写作、比较、思考,这样,我们才会不断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