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李镇西《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朱春香)
发布时间:2015-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春香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育的智慧
作      者
李镇西
   
2015.3 
教 师 姓 名
朱春香
 段、学 
小学数学 
精彩摘录:《化批评为表扬》
         所谓“走进心灵”,就是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方法至关重要。 
  比如“批评”。毫无疑问,批评是重要的教育方法,说它重要是因为在教育中批评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而是有缺陷的。但是,有时候表扬比批评更加有效。富有智慧的教师,哪怕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能找到可以鼓励和表扬他们的地方,巧妙地将批评转化为表扬,从而达到触动学生心灵、教育学生的目的。 
  作为校长,我担任初一(13)班的副班主任。有一天,一个叫王君的女孩子流着眼泪来向我诉说她被人欺负的经过。原来,她是
英语课代表,同桌张霖因为经常不交作业而被老师批评,于是张霖便认为是王君从中作梗,对王君怀恨在心,在其他同学们面前不停地说王君的坏话,还让他们不要和王君玩儿。 
  我安慰了王君一番,送走她后,我想:如果我直接把张霖找来批评一顿,不但张霖会更加恨王君,导致她们之间的矛盾激化,而且她也不会从心里接受我的教育的。我还是采用集体谈话的方式对全体同学进行正面教育比较好。 
  过了几天,我准备去班里和学生进行一次集体谈话。本来我是想去讲讲做人的道理的,可是考虑到那种老生常谈式的大道理很难真正让他们受到触动,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给学生读一篇
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这是一篇赞美人性的作品。我还特别问了问班主任最近班上有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事,班主任老师对我说了最近一些优秀学生帮助同学进步的事。向班主任老师了解过情况后,我走进了教室。 
  学生见我进来都很惊喜,却不知道我这个校长为什么要来给他们上课。我说,听班主任说最近你们进步很大,我很高兴,特地来表扬你们。我举了一些从班主任那里听来的例子,说:“我们班上有这么多给别人带去爱的同学,我非常感动。我曾送过全校同学一句话……” 
  同学们齐声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
幸福!” 
  “是的,就是这句话。而刚才我表扬的那些同学,就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他们是我们班的骄傲!”我说,“为了表扬这些同学,也为了鼓励我们班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同学,今天我带了一碗‘面’来请
大家吃。这碗面叫做《一碗清汤荞麦面》。” 
  我开始朗读这篇小说,一边读一边评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情节和
人物。教室里一片宁静,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听我的朗读。小说中对美好人性的赞颂——团结抗争、自强不息、善良真诚,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同情、鼓励、尊重……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我特别注意张霖的表情,她听得非常专注,一双眼睛一直注视着我。 
  我自始至终没有提王君受欺负的事,自然也没有具体地批评任何一个同学,但我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通过我的表扬和对这篇小说的朗读评论,全都表达出来了。而且,包括张霖在内的每个同学都被感动了。 
  反思这件事的处理,我本来有三个办法可以选择:第一,直接找张霖来批评教育;第二,到班上去教育全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点名地批评张霖;第三,通过表扬尊重别人的好现象,再带着学生读《一碗清汤荞麦面》,让每个同学都受到感动,当然也让张霖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 
  我采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是
成功的。我听班主任说,从此张霖再也没有欺负过王君同学。  
读书感悟:
    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法,但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因为人的本性毕竟是喜欢听表扬。那么,能不能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让它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呢?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曾经这样说过: “富有智慧的教师,哪怕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能够找到学生可以鼓励和表扬的地方,巧妙地将批评转化为表扬,从而达到触动学生心灵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开始努力地去发现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问题生孩子身上可以表扬的地方,有时还故意夸大他的优点,甚至去编造一些谎言来表扬孩子们,然而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某一天的数学课上,我在台上讲得兴高采烈,大部分的同学也都非常配合,但后面有一两排的男同学,完全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在那里做小动作,我几次用眼神提醒他们要集中注意力,但都没有起到作用。于是我就让其中的“核心人物”回答问题,完全是一问三不知,根本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我感觉自己心中的怒火马上就要爆发出来时,瞬间大脑里闪现了一个想法:李镇西的《教育的智慧》中不是有很多好的方法,他们有一个相同的而且屡试不爽的办法,那就是:表扬,鼓励。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我于是用关怀的语气对他说:“某某同学课堂上的表现一直都很积极,今天是怎么了,是不舒服吗?如果是身体不舒服的话,可以休息一下,但是不要耽误了上课,下一次不要再这样了。老师知道你以后肯定会更加努力的。”课下,我宣布让这位学生负责班里的纪律,他一直能严格要求自己,课上听得很认真。 
  这件事虽然不值一提,但我却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同样是教育我们为什么不理智点,艺术一点呢?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只是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手段,而绝非目的,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或为了批评而批评。表扬是为了使学生发扬优点、巩固成绩;批评是为了使学生克服缺点,弥补不足。当错误地运用表扬或批评时,其沟通的效果可能事与愿违。教师批评学生的时候,要以允许的心态,接受的心态。谁都会犯错误,不要因为一次错误就给一个学生“判死刑”。俗话说:“打一巴掌要给一个枣吃。”“打一巴掌”是猛击其错误,让其清楚地看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给一个枣吃”是让他尝到改正错误的甜头,以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随时都会使用表扬与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但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我们都要讲究方法,及时的表扬可以树立典型,使学生心中有楷模,有规范的行为可仿效;真诚善意的批评犹如给学生点燃一盏指路的明灯,使他们随时找到前行的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