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读书笔记张燕茹
发布时间:2015-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燕茹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2015.3
|
教 师 姓 名
|
张燕茹
|
年 段、学 科
|
二年级数
|
精彩摘录:
做一个善意倾听的朋友
.这次谈话,我主要是在倾听孩子诉说。这种谈话决不能只是教师一人的“苦口婆心”或“语重心长”,而应该是尽量让学生诉说、倾泄,教师则当听众。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将悲伤、委屈、苦闷等抑郁之情通过向自己信任的人诉说而合理地发泄出来,可求得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卫生。因此,以倾听为主要目的个别谈话应诱导、鼓励学生滔滔不绝、一吐为快。学生通过倾诉,把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积郁、愤懑、悲伤等等表达出来,老师则以诚恳的态度仔细聆听,并通过眼神和点头、蹙眉等体态语言告诉学生:“我是理解你的,你也完全可以信任我,我愿意分担你的一切苦闷!”从而使学生无所顾忌地继续讲下去。
“倾听”往往被认为当作“听见”,这是一种误解。“倾听”的“倾”不仅仅包含有“真诚”的含义,还有“细心”“专注”的意思,这就绝不仅仅是用耳朵听其音,还包括用脑子辨其义。常常说班主任要“学会倾听”,那么怎样才算“学会倾听”呢?一般来说,“学会倾听”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出于一种礼貌或者说对诉说者的尊重,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用心,细心,耐心,就是我上篇文章中所说的不要武断地打断孩子的诉说。这是教育者应有的起码的修养。二是要“会听”,所谓“会”就是善于要善于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重点和要点,或者一边听一边分析,通过“前言”推出“后语”,通过谈吐洞察内心。这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
|||
读书感悟:
其一,善于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李校长始终根治于自己的工作,给自己的学生倾诉心思的机会,小心地冷静地保护着学生的自尊心,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倾听学生的诉说,及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排解心中的不快。而我们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如此地有耐心,往往在班级发生某种事故后才找学生谈话,谈话中也缺乏耐心。有时也会遇到学生主动找我们谈心,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么有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心思,往往没有等他们倾吐出内心的思想就很快地转换话题或者草草结束谈话。对于班主任,与学生谈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学会倾听是多么重要啊,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即智慧。
其二,善于倾听,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坦途。作为还是孩子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常常是细腻而敏感的,从成人的角度有时很很难理解的,如果不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不对孩子了解,不关心孩子,就谈不上走进孩子的心灵。虽然了解孩子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观察学生在班级的各种表现,与任课教师交谈,与家长交谈等等。但是从孩子自己口中,他们自己的倾诉中得到的应该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这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表白。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