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月读书笔记-张俊
发布时间:2015-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俊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育的智慧》---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3   

     

张俊  

年 段、学 科  

一刘年级 音乐   

精彩摘录:  

 校园生活应该有一些浪漫气息,应该有一些炊烟,有一些山中的气息……教育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一些浪漫的回忆,而自然这本大书不能不读,否则教育是不完整的,是空洞的。   

文学对人心灵的感染、震撼、启迪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的春游已经失去了春游的本来意义。为了安全,一切都是在紧张中进行。所以选择和学生一起徒步春游还是很好的。   

现在的教育多了些技术,少了些情感。   

一个老师要有人情味,怎样才能做到呢?那就是应该理解学生。   

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  

读书感悟:  

   

        爱,当然不等于教育,更不是教育的全部。教师要教育好孩子,仅有爱心还远远不够,还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钻研劲升、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这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尊严、潜能与自由,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
        对照李老师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者许多不足,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心灵的沟通;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乏耐心教育,师生之间缺乏信任;过多地强调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我借鉴了李老师的一些方法,对一些缺乏自信心、基础薄弱的学生实施了学习治疗,给予学法上的指导,而且根据他们的不同性格特征进行了心理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爱并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必须走向民主。民主教育具有这样的特征: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民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的教育,是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的教育,它主张“以人为本”。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平等、自主合作探究、尊重个性等理念,都是民主精神的鲜明体现。民主的教师应具有民主的情怀,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