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5-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凌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教育的智慧》
|
||
作 者
|
李镇西
|
阅 读 时 间
|
3月
|
教 师 姓 名
|
张凌
|
年 段、学 科
|
九物
|
精彩摘录:
我这里所说的反思型教师之“反思”绝不仅仅是“想”。20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
第一,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投入到学生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和一般纯粹老黄牛式的“干活儿”不同,作为反思型教师的实践,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情感性”,就是带着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对学生的依恋之情;第二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干,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当做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都当做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个阶段都要有创新,都要有超越。
第二,不停地阅读。反思型教师同时应该是终生学习的身体力行者,他把阅读当做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需的生活内容。反思型教师的阅读,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性”,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等,都是阅读的对象;第二是“人文性”,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除了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反思型教师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第三,不停地写作。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同样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做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检查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第四,不停地思考。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当然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这里的思考首先指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自己已经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时,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如果这思考带有对自己进行检讨、解剖的意味,它便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在所有反思中,最重要的是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所谓“反思错误”,通俗地说,就是犯了错误之后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而是拷问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这样的错误是出于一时感情冲动还是有着必然的思想根源?这样的错误事先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是否受到了我期望达到的“教育效果”的影响?如果达到了某种“教育效果”,那么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那么这次错误所造成的表面的后果和潜在的危机有哪些?这样的错误蕴含着怎样的教育遗憾、教育缺陷乃至教育悲剧?这样的错误可能会在我的学生心灵上造成怎样的伤害?这样的错误包含着哪些可以理解的善良的意图?这样的错误掩盖着哪些不可原谅的自私和可怕的个人动机?我是否真正从这次错误中汲取到了教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
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于是便可以沿着这个台阶一步一步走向智慧的巅峰,于是便可以享受到更新更美的教育视界……
|
|||
读书感悟:
反思,首先是价值性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否让学生喜欢,能否调动学生内心的创造欲和想象力,也就是说,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是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学生首先是做为一个人呈现的,以后的学习兴趣、生活视野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堂教学。
反思,其次是技术性反思。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是否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而不存在浪费时间的情况。
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面镜子,一旦在教学上,对教师有不良反映,恰恰说明教师饿教学工作出了问题。对此,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找原因,不要过多抱怨学生,应该虚心接受,找出问题的根源,不断反思。
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例如单元测验。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不断进行自我,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