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5月的读书笔记(邵静芬)
发布时间:2015-04-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静芬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教育的智慧》
 
 

    
李镇西
阅 读 时 间
2015年5月 
   
   邵静芬
年 段、学 科
五年级语文 
精彩摘录:
    故事一:一个小女孩找李校长倾诉,“刚才上体育课,几个同学说我坏话,很难听的坏话。我很难受……”。这个小女孩带着一肚子的委屈找到李老师,他们的副班主任,他们的校长,李老师耐心地倾听了这个小女孩的诉说,最后处理的方式不是立即去找那几个同学谈话或者批评,“如果你去找她,她会说我找校长告状,更加会骂我的”。李校长的处理更高明,他抽时间去他们班上给同学开个小型的班会,主题为如何尊重别人,这样不仅仅教育了那几个骂人的孩子,而且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教育,在班上的“不点名”既保护了告状的小女孩,又维护了骂人的孩子的自尊。
故事二:一名高一女生在作业本后面写了一句话:“李老师,最近我很郁闷,想找你谈谈。”李校长在下午放学后把学生请到办公室进行了详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女孩郁闷的“经常发呆,失眠却不知道原因”,在老师的引导下,她滔滔不绝地谈了一学期以来的高中生活,终于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的“秘密”,女孩正被自己说不清的某种情感所困扰,也许是朦胧的“两厢情愿”,也许是清晰的“单相思”,青春少女陷入这样的情感,上课怎不心不在焉?夜晚怎不辗转反侧?这就是很多班主任要遇到的特别棘手的“早恋”问题。李老师是采取了直接挑明的方式,因为他认为学生对他是很信任的。“我估计你心里有人了,这是你烦恼的原因。”接着有针对性的引导。我们在处理学生“早恋”的问题中,往往不那么冷静,听到风就是雨的时候比较多,结果孩子们没有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倾诉出来,在他们自己处理的过程中,很多都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恋爱”了,等到已经“木已成舟”的时候,我们是软弱无力的。校长告状,更加会骂我的”。
读书感悟:我的感触是:
其一,善于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李校长始终根治于自己的工作,给自己的学生倾诉心思的机会,小心地冷静地保护着学生的自尊心,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倾听学生的诉说,及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排解心中的不快。而我们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如此地有耐心,往往在班级发生某种事故后才找学生谈话,谈话中也缺乏耐心,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打断,然后用较大的声调去“吼”学生,似乎声音大声调高就可以威慑学生,就可以处理好复杂的局面。有时也会遇到学生主动找我们谈心,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么有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心思,往往没有等他们倾吐出内心的思想就很快地转换话题或者草草结束谈话。对于班主任,与学生谈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学会倾听是多么重要啊,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即智慧。
 其二,善于倾听,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坦途。作为还是孩子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常常是细腻而敏感的,从成人的角度有时很很难理解的,如果不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不对孩子了解,不关心孩子,就谈不上走进孩子的心灵。虽然了解孩子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观察学生在班级的各种表现,与任课教师交谈,与家长交谈等等。但是从孩子自己口中,他们自己的倾诉中得到的应该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这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表白。
李镇西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尚且扎根教学实际,用心与孩子们交往,时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听到孩子们的心声,他似乎听到孩子们成长拔节的声音,是那么欣喜,那么高兴,那么狂热,在他的众多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读到他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的平凡故事,就是这些平凡的教育故事让普通的平凡的老师成长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专家,这些教育故事其实教育专家成长的真实写照。李镇西如此,魏书生亦如此。那我们普通的一线的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呢?让我们也静静地倾听孩子们成长拔节的声音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