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5年10月读书笔记(印彩萍)
发布时间:2015-10-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印彩萍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有氧的教育源于有效的课堂》
作      者
高金英
阅 读 时 间
2015.10 
教 师 姓 名
印彩萍
年 段、学 科
五年级数学 
精彩摘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这样才会赏识学生。这有两个层面的意思:(1)要适应学生——教师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生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2)要善于架桥——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既要设计教,又要设计学,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心心相印,课堂才能和谐、有效。
   掌握好积极的课堂评价的技巧,能够让课堂更具激励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同时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促进学生不断进取与发展。
   一句真诚的鼓励,一副慈祥的笑脸,一束赞赏的目光,一个肯定的大拇指,都有可能在学生的身上发挥神奇的效应。
课堂评价时教师要掌握好分寸。例如,尽量多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激励学生的依据,让被激励的学生觉得老师的评价是符合情况的,真实可信的;对于个别学生的犯规现象,说话要留余地。在批评学生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时,应该加上“极个别”、“少数”等界定语,避免对其他无辜学生的伤害;需要集体批评时,也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最好能够做到为犯规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然后提出批评意见,这样的批评方式更易让学生接受。
读书感悟:
    记得我上学那会儿,班主任对我们说,只有学生来适应老师,没有老师来适应学生,学生有很多,而老师只有一个,很难做到让老师来适应学生。其实不然,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学生同样也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作为他们的领路人,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严格负责。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来适应学生。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这样教,学生是否能理解掌握。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像母亲对孩子一样,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管是听话的、不听话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的学生,他们都是有无数优点的。不仅要赞扬鼓励“优秀生”,“差生”同样也需要。不可放弃对“差生”的教育,认为他们“无药可救”。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和严肃纪律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他们平时生活的关爱。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大人的思想来衡量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想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孩子呢?所以就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会在曲折中成长。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