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教师》金秋十月有感
发布时间:2015-10-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包亚松
书籍或文章名称
|
《做最好的教师》
|
||
作 者
|
高金英
|
阅 读 时 间
|
2015.10
|
教 师 姓 名
|
包亚松
|
年 段、学 科
|
九数
|
精彩摘录: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讲,具有长期性、权威性、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特点,在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家长与孩子血缘亲子关系等都决定了家长在教育学生中的特殊作用。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想得到预期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班主任,怎样走进各个学生家庭,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影响的可控性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不同的家庭环境会产生不同“教养”的孩子。父母的言语行为、文化素养、兴趣爱好以及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都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儿女辈的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健康素质。
|
|||
读书感悟: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家长会认为你对他的孩子不关心,从而失去家长对你的信任和交流的基础;如果你只说学生的优点,家长也许会认为你在敷衍他;而你如果光说学生的缺点,家长会认为你对他的孩子有成见。因此在与家长沟通前,我们必须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状况、在校表现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包括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今天沟通的目的、建议家长采取的配合措施等。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
与家长沟通,班主任既要主动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有关情况,更要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你的认真聆听中,家长可以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沟通的深入;从聆听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以及学生以往的成长经历,从而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家长交流时,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差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差生”,我们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