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10月读书笔记(卞丹玲)
发布时间:2015-10-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卞丹玲
书籍或文章名称
|
《做最好的教师》
|
||
作 者
|
高金英
|
阅 读 时 间
|
2015-10-15
|
教 师 姓 名
|
卞丹玲
|
年 段、学 科
|
八年级数学
|
精彩摘录: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应该知道他现在的学生的心灵最需要得到什么,或者说最需要保持什么。我之所以主张教育应该有些浪漫的气息,主张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这决不仅仅是为了让教育富有情趣,而是力图让教育更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要,让教育更符合人性——而孩子的心灵能够因为大自然抚摸而变得更加充盈而丰满。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
|||
读书感悟: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并不等于有了教育”,从而有了民主的爱。很多情况下,老师的爱的方式是不对的,打着爱的幌子进行独裁专制,老师委屈的说学生不理解自己,好心当做驴肝肺;学生更是委屈,老师每天监督着我们,做不完的作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一双眼睛盯着你,老师班主任好像无处不在。学校对学生来说成了监狱,没有人能否认老师不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为什么孩子体会到的只是压抑,只想着反抗呢?显然是方式不对。李镇西老师给出了正确的方式,其实是大家都知道的方式,只是李老师系统的提出来了。对,就是民主。放低姿态,低下身子放下架子跟学生交流,走进学生心里。有时候,我们从孩子那里学到的比孩子从我们这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走进孩子心里,我们就看到了简单中的真理,看到了我们的虚伪。嗯,这里有些跑题。之所以不用学生而是用孩子这个名词,意思就是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家长,目前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是社会的一大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责任在于家长,没有孩子的错。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放下长辈的神圣地位,放下身高走进孩子心里,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
“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是老师对课堂的追求。所谓“举重若轻”,指的是教师内在工地以及对教材的处理,这里的“重”,指的是教师的文化储备和课文固有的文化内涵,“轻”则是指深入浅出的教学。所谓“行云流水”,指的是驾驭课堂教学环节、流程、节奏等等的艺术。这也是我们广大教师所要追求的。
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照搬是一种悲剧,一个崇拜并照搬李镇西老师的男青年教师最后疯掉了。重复别人不会有好的结果,重复自己则是固步自封。
读这本书,所得的绝不是这些,所吸取的也不仅仅是文字里所表达的这些,借用书名的这句话,用心灵赢得心灵,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我们成长。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