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发布时间:2015-11-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宇凯

刚拿到这本书,红红的“偷懒艺术”四个大字首先跳入眼帘,不觉在心里暗自窃喜——这是本好书。教会班主任们“偷懒”,肯定有捷径可循。于是我便急切地去翻看案例,看看是否能从其中学到个一招半式。十几篇“偷懒故事”看下来,让我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平和下来,掩卷而思,这“偷懒”绝非是急功近利的门道,而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的是智慧。一个能“偷懒”的班主任,绝对是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做了十几年的低年级班主任,深知低年级班级工作的难度,常常会抱怨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什么规矩都没有,什么事都要班主任动手,喉咙哑了、身体倦了、心也累了……这本书中,低年级老师用“礼仪儿歌”规范学生的言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实,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礼仪儿歌,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联系自己的实际,一句简单的“一二三,坐坐好”,远比扯着嗓子叫喊“静下来”有效的多。今后,我要将这一妙招用于我的班级管理中,多搜集一些这类的儿歌,甚至于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的实际,去编写一些儿歌,只为让我的学生们“规范”起来,也让自己解放开来。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培养得力的班干部群体的重要性,但作为低年级老师,也常常会抱怨低年级孩子管理能力的不足。读了这本书,使我意识到,只要班主任有心,细致地设立岗位,分工明确,采用“多工种”的分工制度,就能使班级像蜂巢那样井然有序。比如路队,让学生争当小领队员,每周选列队走得最好的学生做领队,一人在前面,一人在旁边,带领学生走,这样,学生就能把路队走好。反思我的工作,曾经也为路队问题苦恼过,也下狠心,让那些调皮、不好好排队走的学生做监督员,查看全校的路队,等全校师生都进入食堂后,才允许他们去用餐,这样,坚持了一星期,但效果不是很好,现在细想,我的方式是一种负面的“惩罚”,而书中的老师却是采用正面的、榜样式的方法,学生领队,感受到的是一种荣耀,而我带给孩子的是一种难堪。

所以,我想,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还应多思考,多用心,多用“疏”的方式去引导,忌用“堵”的方法去惩戒,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