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5-11-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菲

 

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让师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      者
高金英
阅 读 时 间
2015-11-20 
教 师 姓 名
周菲
年 段、学 科
八年级 生物 
精彩摘录:
那么怎样才算具备良好的师德?师业、师风、师能、师爱不可或缺。
师业,即具有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敬业爱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研究中我们看到其表现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具有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师能,即具有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值得自己骄傲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往往建立在对自己严的基础上,特别要严谨治学。教育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
师风,即学为人师,身正为范。师风表现在下边的四个方面:1 以身作则。它有着中中表现,特别要规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2 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不可缺少与同事、与家长团结协作的行为。3 廉洁从教。教师廉洁与否,学生看的很清楚,所以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4 依法执教。在教育教学中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言行。
 
读书感悟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爱事业,爱学生。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爱是师德的魂,师德的源,爱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 爱学生,要了解学生
   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诚然,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三、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 、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只要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课堂上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有些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
    四、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闪光点”即优点、长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问题生”更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只要细心观察,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也是可以教好的。  
    五、爱学生,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爱事业,爱学生。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爱是师德的魂,师德的源,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